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广西电网今年规划投资70亿元改造升级农村配电网

2025-04-22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资讯来源:南方电网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键要素——电力基础设施,其完善与革新正加速农业生产模式的迭代升级。

从“经验农业”到“算法农业”

绿电支撑产业升级

走进广西雾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的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座总面积超1.1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映入眼帘。

温度28.9℃、湿度72%……基地“大脑”的电子屏上,各项数据一目了然。该基地主管李雪丽介绍,全自动供液系统每隔2小时精准喷淋,环境传感器实时捕捉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变化,一旦数据偏离设定范围,喷淋、遮阳、通风等设备就会自动开启。

“全都是自动化的,可靠供电对我们太重要了。”李雪丽说,“也感谢南方电网的专业人员经常上门帮助维护设备。”

广西电网公司南宁宾阳供电局成立“党员服务队”,聚焦农业灌溉、特色农产品种植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等上门服务。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广西电网公司累计投资346亿元建设农村配电网、投产3.85万个项目。今年将继续规划投资70亿元改造升级农村配电网,重点消除县域农村重过载、低电压问题。

供电能力不仅是优质服务,更是技术升级。立足宾阳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定位,广西电网公司以新技术加速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强柔性智能配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到100%,支撑宾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100%,绿电全额就地消纳,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从“人工育秧”到“工厂育秧”

电力重构生产要素

近日,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东平镇的工厂化育秧基地生产区,自动播种生产线全面开启。几个工人配合默契,半个钟头就能产出近500盘秧;进入恒温恒湿的催芽室,不出一两天,秧盘里的种子就破土而出;在温室大棚,有智能喷灌等设施呵护,秧苗仅用23天,便完成炼秧移栽田里。

“育秧、烘干、收割、打米,全生产链条都依赖电力。”博白县桂客农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燕龙感慨。如今,基地单季育秧能力已达两万亩,不仅满足自家6000亩水田的需求,还为广东、广西等地农户提供标准化秧苗,全流程电气化让效率提高50%。

“我们安排客户经理一对一上门服务,为农业生产企业制定科学用电方案。”广西新电力集团博白供电局东平供电所经理何丽坤表示。

在贵港市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一垄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自动化喷淋设备有序运转。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智能控温大棚等设施,满足周边种植户万亩农田的育秧需求。

水稻产业中心负责人朱伟宗介绍,从播种、灌溉,到通风、控温,再到光学作用轮换、自动育秧架运转,都是自动化运转。“二期项目我们计划对育秧大棚加装LED补光系统,进一步提高育秧效率。电力部门就是我们的坚实后盾。”

农业技术突破,离不开电网的底层支撑。“十四五”以来,广西电网公司仅在博白县就投资超过20亿元改造升级电网。今年,广西电网建设规模创“十四五”历史新高,规划建设110千伏及以上重点输变电工程305项、农村配电网工程4万多项,持续改造升级农网,提高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