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完成首月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发行工作,涉及分布式光伏用户3.44万户,标志着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5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联合印发《深化蒙东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家开展分布式光伏入市结算的单位,国网蒙东电力探索分布式光伏入市结算路径,严格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制订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流程,有序开展新能源项目计量采集、电费结算、机制电价差价电费结算等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做好信息公布,确保电费结算公开透明。同时,该公司加快开展业务流程和规则调整,组织开展分布式光伏档案治理和备案信息核查,完成信息系统功能开发,累计测试上线产品28个,集成贯通接口30个,先后组织全量试算8轮次,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分布式光伏入市的发行模式。
该模式下,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政府部门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的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时,由国网蒙东电力负责完成每月差价电费结算,并将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纳入系统运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