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供电公司坚决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强化安全责任落实重要措施,坚持“五字方针”,提升“五项能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实”字为本,着力提升安全责任落实能力。压实安全责任。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定强化安全责任落实55项重点举措,建立领导班子“两个清单”编制、分解、督办工作机制,实现安全责任“一组织一清单、一岗位一清单”全覆盖。压实监督责任。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持续加大安全管理、现场督查和“四不两直”暗访检查力度,完善两级安全督查中心“四项原则、八项措施”基础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平台、移动作业软件等数字化监督管控手段应用,实现分包、外协、迁改等各类现场同质化监督、同质化管理。压实问题整治。认真落实新《安全生产法》,抓紧抓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提升年行动,强化重点督导、挂牌督办、考核评价,实现问题整治闭环管控。深化安全生产巡查成果运用,健全后续监督问责机制,持续扩大巡查工作监督效能。
坚持“细”字着手,着力提升电网安全管控能力。攻坚电网难题。聚焦城区电网,借助城中村改造、产业项目落地契机,积极争取有利政策,推动主城区电网核心工程建设,全力补强城区电网。聚焦县域电网,盯紧配网薄弱环节及民生热点,持续加大配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强化电力供应。规范电网风险评估、发布、管控、反馈全过程管理。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建成智能用电指挥平台,用电侧采集、监测、控制集成融合,打造需求侧响应控制中枢。助力能源转型。强化“双高”电网调控运维技术研究,扎实做好光伏集中并网,持续巩固电网安全技术防线。
坚持“精”字筑基,着力提升设备运维治理能力。抓好设备精益运维。搭建现代设备管理体系,深化市、县两级智能运检中心运转,完善“设备决策、供服管控、班所执行”工作体系,推进“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模式实施。加强设备运维管理,深化“三抓三防三提升”多维精益化运维模式,以差异化运维提升整体设备运维水平。抓好隐患精益管控。强化故障缺陷分析,针对性补强关键设备,持续开展设备隐患综合治理,强化配网精准投入、靶向治理,着力增强“四降一升”成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明确客户设备治理原则,制定主动性防范措施,提升供电可靠性。抓好设备源头管理。把好项目审批关和设备入网关,严控存在重大风险的建设项目审批,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推动过程质检、进度督办、闭环管控高效运转。做实市、县两级配网业主项目部,加强工程前期可研、初设审查,持续加大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考核评价,确保新设备高质量投运。
坚持“严”字当头,着力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严格计划管控。依托调度计划一体化智联平台、全口径作业风控平台,有效预控“小、临、散、抢”作业风险。建立调控计划信用体系,将重复计划停电、超长延期纳入红线管理,确保计划刚性执行。严格队伍管控。严抓基建安全监督体系运转,强化“队伍准入、招标约束、承载力评估”机制运转,加强外包单位、人员“双准入”。严格现场管控。严格落实“四个管住”要求,深化“一现场一清单”应用,全员全力抓现场,实现任务、风险、措施、行为、人员、管理“六个明确”。持续加大违章曝光、考核、约谈、问责力度,深化“红黑榜”应用。
坚持“强”字发力,着力提升应急体系建设能力。发挥应急中心作用。坚持“平战结合”,找准城市近郊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定位,常态化开展应急培训、物资储备、应急演练,提升关键时段的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应急体系。以提升电网设备设施抢修复电能力为核心,持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硬件和队伍,不断提升应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三大能力。强化应急处置。完成市、县供电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提升与政府、社会团体、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应急协同联动效能。紧跟雄安电力系统建设步伐,持续优化环雄安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满足雄安新区应急场景需求。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准备,重点时段24小时值班,确保高质量完成重要活动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