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下一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阶段在转换,但规划本身,并非后浪覆盖前浪的替代,而是层层簇聚,在此前的基础上不断延续、深化、拓展。
“十四五”跳动的脉搏,在“十三五”“十二五”乃至更早的五年规划中便有迹可循,也勾连着接下来的“十五五”。不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是专项如能源发展的规划,皆如此。
合力“越关山”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些年,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党中央在2020年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具象见证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落地。“十四五”的基调,则离不开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框架。
过去几年间,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发展极快。高铁站点布局繁密。互联网覆盖偏远山区。世界最大充电网络建成,到今年8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1734.8万个,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高速公路建成充电设施超4万个,是五年前的5倍。
电力“高速”——特高压,四通八达。如浙江立足华东电网互联枢纽定位,在全国率先建成“两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并朝着“一环四直”迈进,让更多来自西部的清洁电可“闪送”至东部沿海。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五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
今年,新能源全面入市打破地域壁垒,进一步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这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转正的现货市场,标志着浙江在推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上迈出关键一步。
百年变局之下,能源安全,举足轻重。
经济发展也势必带来能源消费刚性增长。“十四五”期间,从经济增量看,浙江经济总量增长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从用电看,浙江全社会口径最大用电负荷为13111万千瓦,超过德国与法国全社会用电负荷的总和,相比“十三五”期间增长41.5%。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与“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出与推进几乎在时间上重叠。国家能耗“双控”、控煤政策趋紧,优化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关键位置。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逐步提高到45%左右,还明确“风光倍增”工程,即“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海上风电、光伏装机翻一番。
细数成果,浙江提前两年半完成“风光倍增”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为“十三五”的5倍、占比已超50%,省内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成为第一大规模电源。
五年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呼应大势、跨域互济、时空腾挪、查漏补缺、资源再造,这种“一个接着一个”“一棒接着一棒”的合力终将带来山川之变。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