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中国交建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文字实录丨全国能源形势、“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等!国家能源局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025-11-03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资讯来源:国家能源局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内容涉及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机制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下一步的能源保供计划和部署、绿证市场建设、“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等。文字实录如下: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我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相关举措,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机制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等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先生、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先生、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先生。我是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各位司长发布内容之后,统一安排回答记者提问。现在,请规划司邢翼腾副司长介绍我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相关举措和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相关情况。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建议》中多次提及能源,明确“十五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提出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推动能源资源基地布局优化、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保能源资源安全等重大任务。国家能源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将学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动全会精神在能源领域落地见效。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任务分工方案,科学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切实推动全局各单位和全体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对标对表全会提出的任务要求,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围绕“十五五”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任务,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要深入组织开展学习讨论,采取党组中心组学习、能源工作务虚会等形式,深入交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深刻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对能源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形成进一步做好能源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眼“十五五”及更长一个时期能源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当前科技进步、国际形势等对能源发展的重大影响,认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谋划,深入开展能源强国建设专题研究,谋划落实能源强国建设重大任务举措。

三是要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根据《建议》编制“1+5”能源规划,科学研究谋划目标指标、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项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加强与省级能源规划衔接指导,倒排工期、加强统筹,确保圆满完成“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任务,以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强国建设成效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下面,我就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作简要介绍。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保障有力有效,多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引导行业有序发展成效明显,能源稳投资促增长作用充分发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取得四方面成效:一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有力有效。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4次创新高,7、8月全国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能源电力行业迎难而上、连续奋战,全国能源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前三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原煤、油气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为能源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行业有序发展成效明显。持续加强煤炭市场预期引导,有效调控煤炭供给,推动煤炭价格稳步回升,9月下旬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达到704元/吨左右。风电、光伏部分产品价格回升,多晶硅、硅片价格较今年最低点明显上涨。

三是能源消费总体延续增势。1—9月,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成为主要拉动因素,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5%。天然气消费小幅增长,城镇燃气、发电用气持续增长,工业用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光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总体偏弱。受新能源乘用车、液化天然气(LNG)重卡及电动重卡加速渗透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延续下降趋势。

四是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三季度,我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出台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加大力度完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提升消费品质;出台绿电直连配套政策文件,切实推动项目落地;发布《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量政策密集出台,持续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上是前三季度能源形势的主要情况。谢谢大家!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谢谢邢翼腾副司长。下面由我来介绍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装机接近22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突破17亿千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其中,水电新增716万千瓦,风电新增6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含光热)新增2.40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05万千瓦。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59.1%,其中,水电装机4.43亿千瓦,风电装机5.8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含光热)装机11.2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有力支撑全社会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约占同期工业用电量的60%。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左右,达到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4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822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3581亿千瓦时)。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品种有关情况。

(一)水电建设和运行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716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96万千瓦,抽水蓄能420万千瓦。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0亿千瓦,抽水蓄能6267万千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水电累计发电量9971亿千瓦时,全国水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551小时。

(二)风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10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5759万千瓦,海上风电350万千瓦。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2亿千瓦,同比增长21.3%,其中陆上风电5.37亿千瓦,海上风电4461万千瓦。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8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4.0%。

(三)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40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12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28亿千瓦。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5亿千瓦,同比增长45.7%,其中集中式光伏6.17亿千瓦,分布式光伏5.08亿千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9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4.7%。

(四)生物质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05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694万千瓦,同比增长3.0%。今年前三季度,生物质发电量1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以上是前三季度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谢谢大家!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下面请电力司谭洪江副司长介绍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秉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扩大充电设施规模,加快推动技术业态创新,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主要有三方面成效。

一是充电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从规模上看,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充电枪)6.8万个。十一国庆假期,我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万次,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需求。从服务能力上看,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充电服务能力和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二是政策供给持续加码加力。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了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一大批充电设施项目建设。近期,六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文件也提出要鼓励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这8家企业负责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到70.7%,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新技术新业态取得突破。今年以来,单枪充电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以“即充即走”为重点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启动建设,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大大提升了充电速度。同时,智能充电技术不断突破,车网互动有效“破题”,目前已有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车网互动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低谷充电、高峰卖电,车主也能赚上电费差,“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变成可能。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有效落地,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以上是我的发布内容,谢谢大家!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谢谢谭洪江副司长。下面请市场监管司张燕秦副司长介绍市场化机制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完成情况。

【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市场交易电量规模和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达到102万家,同比增长26.3%,其中发电企业3.8万家,电力用户97.7万家,售电公司4640家。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四次创新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充分发挥了电力资源“调节器”和价格引导“指挥棒”作用,以市场机制激励各类经营主体多向发力,共同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圆满完成。

在电网侧,跨省跨区市场畅通电力资源“大循环”,实现大范围高效互济。一是跨电网经营区实现常态化交易。迎峰度夏期间闽粤联网满功率送电,电量同比增长85%,南方区域首次送电支援上海、浙江、安徽;10月13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首次以现货交易形式实现跨区电力调配,南方电网180万千瓦清洁电力通过闽粤联网驰援长三角地区。

二是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作用愈发凸显。极端高温时段省间现货市场支援川渝等20余个省份电力保供,7-8月支援四川最大电力超800万千瓦;新疆利用“时差”将午后光伏发电高峰与京津用电晚高峰匹配,实现西部光伏消纳、东部电力保供和用户绿色消费一举三得。

三是区域内省间余缺互济力度持续加大。长三角区域中长期市场按日连续运营,增加互济电力390万千瓦;南方区域西电东送7-8月实现东部用电高峰时段多送、低谷少送,平均峰谷差达到926万千瓦,这个规模相当于广东惠州市今夏最大用电负荷。

在发电侧,激励发电主体保障电力电量供给,筑牢电力保供的根基。电力现货市场形成“高峰高价”,激励发电机组主动加强设备运维保障,减少非停和受阻,力争“稳发满发”。如7月3日山东电力负荷首创新高,现货市场通过高价激励电厂优化生产组织,60万千瓦以上机组非停率和受阻率实现“双零”;7月7日广东电力负荷创新高,现货价格最高涨至1.293元/千瓦时,同期全网煤电非停受阻率仅2.5%,为近5年最低。

在负荷侧,推动“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互动”转变,负荷侧削峰调节潜力更加凸显。工商业用户由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主动优化用电曲线成为常态,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措施相结合,形成多元保供格局。如甘肃450家工业用户将生产高峰从晚间转向午间,负荷削峰填谷占比近10%;上海实现国内首次城市虚拟电厂百万千瓦规模调用,最大削峰116万千瓦。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电力市场“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作用,有力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综合司副司长张星】 谢谢张燕秦副司长。现在开始提问,请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提出问题,提问时请先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今年8月用电量再次破万亿千瓦时,是否可以介绍一下今年迎峰度夏保供情况和相关经验。谢谢。

【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年7月、8月连续两个月用电量首次破万亿千瓦时,创世界纪录。今年7月以来,全国单日用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的天数高达66天,较去年增加29天,高用电量常态化特征愈加明显,反映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一方面,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在经济发展呈现旺盛活力的情况下,度夏期间电量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今夏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范围广、持续久,加上全国负荷创新高时间提前,这些都是我们迎峰度夏保供遇到的新挑战。

首先,全部区域电网负荷在度夏期间均创新高,为近八年来首次。8月中下旬,全国最大负荷连续一周超14亿千瓦,8月21日攀升至15.06亿千瓦,逼近历史极值,大负荷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其次,各地创新高次数均有所增加,华东地区居首位。全国各区域电网累计23次创新高,较去年度夏增加3次。华东电网负荷创新高次数高达6次,创新高次数和负荷水平均居各区域电网首位。

为积极应对迎峰度夏对电力供需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对今年迎峰度夏保供的相关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复盘。

从机制安排看,及时发布“一省一策”保供措施建议,有针对性的指导江苏、浙江等9个重点地区全力做好度夏电力保供工作。相关省份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举措,为平稳度夏奠定了基础。从实际效果看,重点地区覆盖了度夏期间全部电力供应紧张和偏紧的地区,源网荷储各环节措施落实到位,平稳度过负荷高峰时刻。

从具体措施看,支撑性电源按期投产是保供的重要基础,今年上半年合计投产支撑性电源1700万千瓦,为度夏保供提供了坚实基础;新能源午间顶峰能力有所增强,午间时段全国新能源平均出力超5亿千瓦,支撑约三成的用电负荷;发挥电网余缺互济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大电网平台精准调配电力资源支援紧张省份,跨省区支援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度夏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必要的负荷管理是供需紧张极限时刻的重要举措,部分省份用电负荷极端紧张时段,将负荷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灵活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