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罗浮山下。2023年9月28日,随着第一方混凝土稳稳浇筑,大唐惠州博罗2×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5年7月20日,该项目168小时试运行圆满完成,标志着这座“绿色引擎”全面投产,这不仅是中国大唐在粤在役机组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的关键落子,更是助力广东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的生动注脚。
责任担当 跑出工程建设“加速度”
“燃机项目能实现‘四证齐全’开工,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强大合力。”该项目负责人望着一派繁忙的施工现场,感慨万千。
大唐惠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将该项目列为头号工程,超前谋划,构建“政企联动+内部协同”双轮驱动机制。面对设备供货紧张、天然气管线施工困难等难题,该公司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与设备厂家沟通对接,最终实现了燃机供货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汽机供货提前3个月,推动项目建设创下“一天两节点、一周三节点、一月七节点”的“惠电速度”,尽显全体惠电人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拼搏风采。
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频繁深入施工现场调研,精准把脉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全力督导项目进度;相关部门层层抓好过程督办与考核激励,严格管控施工计划刚性执行。为克服雨季和酷暑天气的影响,专门制定雨季土建安装施工方案与夏季错峰施工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其中燃机复装仅用39天,较计划提前15天。
精细管控 织密安全环保“防护网”
“智慧工地平台发出预警,3号区域脚手架搭设角度偏差2度,请立即核查整改。”安全监督人员通过手机终端迅速下达整改指令。
该项目构建了“人防+技防+智防”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高峰期对1400余名施工人员实时做好轨迹监控,一旦发现有人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系统便会自动报警,以此为抓手,该项目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针对深基坑开挖、大型设备吊装等7类危大工程,该项目实行“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作业过程全程录像”的严格管理模式。同时,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构建“1+8”前端管理体系,对4042人进行前端管理笔试面试,清退不合格人员76名,坚决筑牢本质安全防线。
该项目在环保管控方面同样追求精益求精。项目采用“低氮燃烧器+SCR脱硝”技术,使氮氧化物排放值小于15毫克/立方米,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运用溴化锂机组加低温省煤器的深度余热利用技术,将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低2摄氏度;主厂房采用光导采光照明技术,减少白天照明电耗,降低厂用电率0.03%;先进的两级回热天然气加热技术,使机组热耗降低30千焦/千瓦时,效率提高0.28%;辅机设备广泛应用二级能效、高低速、变频、智能照明等先进节能技术,节电率可达20%;应用厂内智慧光伏耦合技术,年节约厂用电126万千瓦时,降低厂用电率0.2%。
创新驱动 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采用主辅机设备全对称、汽机与锅炉间距最小中位大平台方案的话,可以比同类型项目节省用地45亩。”该项目土建专工拿着设计图纸说。这项国内首创设计,正是项目创新清单上的亮眼成果。
该项目坚持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在设计创新方面,取得4项国内首创、60项行业领先、APS无断点一键启停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两项国家软件著作权,智慧工地平台斩获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一等项目,降低造价约1488万元,项目执行概算较设计概算节约4890万元。按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计算,每年可创造税收约1.5亿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3.51万吨,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绿色引擎,赋能发展。如今,两台清洁高效的燃机正平稳运转,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该公司以汩汩绿色动能,书写着能源央企的责任答卷,凭借稳定可靠的热电供应、行业领先的环保与智能水平,为助力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珠三角地区能源结构、提升保供能力注入澎湃动力。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