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学习理解会议精神,华北电力大学于3月17日组织专家组和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开展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表示,中央财经会议内容非常丰富,回答了许多行业内感到困惑的问题。中央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意味着,碳达峰、碳中和不是简单地针对某一行业的某些行为,而是要与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相结合。
刘吉臻强调: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电力系统设计、分析、运行、控制等,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新的技术。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不能简单理解为狭义的发、输、配、用,经济、法律等领域也需展开研究;未来的电力系统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单纯增加新能源发电装机,需要材料、装备、系统等领域同步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就什么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什么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为主体,以煤电、气电等化石能源为辅助,以辅助性电源支撑大规模波动性、间歇性风、光出力有效消纳的新型电力系统。其应具备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基本特征。
曾鸣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应以综合能源的发展理念,优化配置供给侧各类电源配比,加强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提升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以有效应对打啊规模波动性、间歇性风、光电力的馈入。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