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浅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五大现实路径!

2022-11-08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360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2020年9月,中国面向全球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这是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相关表述首次出现在国家级文件中,标志着我国电源增量建设发生重大转向,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正成为市场增量的主体。

中央顶层设计引领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电力能源主管部委先后发声或发文,就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做出统筹部署。

新型电力系统应当怎么发展?

它的发展路径又是怎样的?

一、煤电装机将受严控

实际上,自建设新能源主体电力系统的主张提出来,基本就明确了未来煤电不再是电源增量主体。

2021年4月22日,我国在中美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逐步减少。

不仅国内将严控煤电项目,沿一带一路走出去过程中,我国也将以投资建设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主。

2021年9月21日,中国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我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自2014年我国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以来,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夯实、巩固,光伏发电、风电、核电、水电、氢能、储能、生物质能的成长空间更为广阔。

二、风电+光伏成增量主体

2020年12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大会上,中国首次设定了光伏风电装机目标,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截至2021年11月30日,我国风电装机量为3.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约2.9亿千瓦,合计约5.9亿千瓦。按照国家设定12亿千瓦的装机目标,未来9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至少要达6.1亿千瓦,年均为7000万千瓦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12亿千瓦的目标可能只是及格线。据业内预测,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将达到15-18亿千瓦,合计年均新增量约为9,000-12,000万千瓦。

目前,以整县屋顶光伏试点、户用光伏和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基地,以及海上风电、分散式风电和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基地正全面推进。

三、核电成基荷电源增量主体

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结构中,随着煤电的角色淡化,核电正成为基荷电源的增量主体。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相比,核电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稳定、低碳排放等优势,是去煤电情景下增加基荷能源的首选。

核电写入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积极字眼表述,表明国家对发展核电的立场已出现重大转变,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成为未来的方向。

中核智库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日,我国并网核电机组达到53台,总装机容量5463.69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的93台9552.3万千瓦和法国的56台6137万千瓦,继续位居世界第三位。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量达到7000万千瓦。中国核能协会预测,到2025年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将合计达1亿千瓦,较2019年底提高约六成。

四、储能、抽水蓄能建设将提速

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根据意见,预计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规划》表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五、特高压电网建设将加快

考虑到风电、光伏分散式的特点,以及大型电厂地理位置偏远,主要集中三北地区,在无法实现就近消纳的情况下,电力的输送、存储成为决定制约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一大瓶颈。同时,随着近年户用光伏装机增长迅猛,部分城镇、农村电网的变压器容量也成为影响装机的一大因素。因此,在大幅提高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情况下,特高压电网、农村电网的配套工程也需要改善。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 14 直,涉及线路 3 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 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 交 3 直共 13 条特高压线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性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共同能力才能达成。同时,推进能源低碳变革,不仅要在能源生产端进行变革,还需要在能源消费端进行创新改变,如加快绿色园区、绿色交通、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发展和变革。(深圳能博会)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