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储能

“光伏+”点亮“碳”索路

2024-03-06分类:光伏储能 / 光伏储能来源:水电九局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馈赠。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清洁能源,深入服务和助力光伏行业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碳”索“光伏+?>2”的答案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依托一个屋顶、一处荒坡、一方鱼塘……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九局建设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内蒙古海勃湾、云南沾益、海南美兰等地区建设了一座座光伏电站,解锁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光伏+”形态,不断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新能源多能互补发展格局,交上一份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答卷。


 光伏+屋顶 释放建筑“大空间”


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可见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厂房、居民楼等建筑物焕发新颜,上方安装完成的蓝色光伏板连成一片,源源不断地输出清洁电力,闲置屋顶华丽变身为“阳光生产线”。


2021年,海勃湾区被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名单。一方面,乌海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介于1400~1750千瓦时/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2700~3200小时之间,是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之一。另一方面,屋顶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新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及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具备开发灵活性的特点。在上述背景之下,乌海市海勃湾区整区首批屋顶光伏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总规划建设容量达10.8万千瓦,首批工程建设地点分布在乌海市第八中学、依林小学,以及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遵循‘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根据应用场景确定单体规模,结合外部条件灵活设计,既解决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转移运输中的损耗问题,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项目负责人李勇介绍道。


项目建设范围内的中小学是噪音敏感区、人员集中区,对施工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项目团队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将施工时段定于7-8月(暑假期间),尽量避开市民上下班高峰期,选择低噪音的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围挡围护全封闭管理。除此之外,项目部加强高空作业安全教育,定期排查施工安全隐患,积极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保证支架、组件及支架压块等材料垂直运输的安全,为项目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坚实的安全基础。


目前,乌海市第八中学、依林小学、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点光伏工程已投产发电,做到粉尘、废水、废渣、噪音等污染源的零产出,进一步助推海勃湾区提升绿色城市的品牌形象及影响力。 


光伏+农业 开启增收“致富门”


走近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刘家庄的一处荒坡,排列整齐的光伏板与竞相绽放的万寿菊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璀璨夺目,当地依靠“光伏+特色产业”的方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云南沾益35万千瓦农业光伏发电EPC项目是“十四五”期间沾益区首个开工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分为三期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菱角乡刘家庄村、玉碗水村、卡郎村等附近,平均海拔2千米以上。项目在不改变土地原有性质的情况下,将光伏板铺设在农作物之上,形成“板上发电、板上种植、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农光互补”模式。考虑到场址地处山地的特点,一期33个子方阵采用3.15兆瓦、2兆瓦两种型号进行布置。


菱角乡刘家庄村所采用的“光伏+乡平台公司+村委会+农户”合作模式,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数据显示,每年平均每亩用工达15-20人/次,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刘家庄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上百万元。建设期间,项目部优先招录经济困难的村民开展土地平整、桩基施工、光伏板安装等工作,为60多个家庭送上稳定增收的“阳光存折”。整个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提供强力支撑。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工期紧张、人力组织困难、点多面广战线长、建筑和安装施工交叉较多、户外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等诸多不利因素,项目团队把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作为工作重心,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加大人工和机械投入力度,采取优化工期、划分流水段等系列举措,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形成生产局面。此外,项目部积极开展“夏送清凉”、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光伏场区施工高效有序进行。


如今,项目一期(10万千瓦)工程已成功投产发电,二、三期(25万千瓦)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深度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村民产业增收、奔向共同富裕的“绿色途径”。 


光伏+养殖  奏响绿色“渔光曲”


前往海口市美兰区三江农场,鱼儿追逐嬉戏,“蓝海”熠熠生辉,该地湖沼广布、水域开阔,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开发集中式光伏提供绝佳位置,一幅“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土地资源紧张,支持渔光互补、发展现代渔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光伏发电系统可运用水面的低温效应提升发电量,所发电量以集中并网方式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且光伏组件的遮光效应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可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据了解,海南美兰三江渔光互补项目采用“组件+固定式支架+大跨度柔性支架+集中式逆变器”方案,总装机规模约11.4万千瓦,占地面积1663亩,共设置32个集中式方阵。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北部地块养殖户戴康永的鱼塘在经过多次技术论证后,决定选择大跨度、高净空柔性支架解决方案,支架东西向跨度75米、南北向跨度45米,使用张拉钢索有效调节大跨度带来的挠度问题。该方案通过减少塘内桩基础的数量,最大化满足下部渔业养殖空间。此外,项目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设备类型均为国内外最前沿,起到良好的先行引领作用,为行业探索“光伏+”提供高端升级方案。


自工程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始终把现场作为工作的中心、管理的阵地、形象的窗口,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项目履约、安全生产、科技质量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统筹分析策划,采取监测施工便道路面沉降、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结合线上集中采购与线下零星采购、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等措施,成功克服鱼塘地质条件复杂、水上作业安全风险较大、设备物资保供形势严峻、连续高温、强降雨和台风天气等困难,为项目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下,项目首批方阵已并网发电成功,发出该项目第一度“绿电”。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后,将通过规划生态健康养殖、生态化处理养殖尾水、引进渔业养殖专业团队,打造名副其实的渔光互补示范名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水电九局在新能源建设领域保持着乘势而上的姿态,担负起“碳路先锋”的责任,不断扩张“光伏+农业”“光伏+林业”、“光伏+牧业”“光伏+储能”等业务版图,朝着“绿色电能”点亮万家灯火、“阳光经济”惠及更多群众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