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6423万千瓦,相当于近3座三峡电站容量
截至6月底
◆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装机达7468万千瓦
◆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
本报讯 近期,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各分部、各省级电力公司开展新型储能度夏常态化集中调用。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6423万千瓦,相当于近3座三峡电站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为晚间居民空调负荷最大时段提供支撑。
据介绍,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叠加经济增长趋势向好,拉动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屡创新高。
为了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的顶峰保供作用,7月初,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国家电网经营区各分部、各省级电力公司开展2025年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试验。从试验结果看,在近期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的江苏、福建、湖北、山西、天津等地,新型储能可实现全容量调用,大幅提升电力保供能力。此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试验验证了新型储能顶峰能力及应急支撑能力,为迎峰度夏期间开展储能常态化集中调用、保障高峰电力供应提供了实践基础。
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新型储能发展政策机制,多地出台价格补偿和调用次数等方面政策,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截至6月底装机达7468万千瓦。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四个区域的新型储能装机占总量的九成以上;从建设类型看,电网侧、电源侧储能齐头并进;从技术类型看,电化学储能占比较高,其他类型储能稳步发展。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在电力保供顶峰支撑、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方面发挥作用。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综合利用小时数567小时,同比增长107小时,保供应、促消纳作用凸显。
记者了解到,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新型储能并网运行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多维市场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支撑调节能力新要求,推动新型储能科学公平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