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西南电网的标杆性工程成都市东部新区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进入建设前的关键筹备阶段。
该项目由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不仅是四川省2025年度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更以其8小时超长时储能的卓越性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标志着四川省在规模化、长时储能领域迈入了全国领先行列。
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之一,其技术参数本身就彰显了其行业地位:
额定功率300MW:相当于一座中型调峰电厂的出力能力,可同时满足数十万家庭的瞬时用电需求。
储能容量2400MWh,持续时长8小时:这一定义性的“8小时”储能能力,使其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能量搬运”,将夜间或丰水期的富余电能(尤其是水电、光伏)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持续稳定地释放,完美承担起电网“削峰填谷”的核心使命。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以其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适合大规模、长时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该项目将利用地下盐穴等地质结构存储高压空气,在用电低谷时压缩空气储存能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空气驱动透平发电,整个过程犹如为电网建造了一个巨型的“空气电池”,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压舱石”。
2025年7月,该项目被正式纳入《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川发改能源〔2025〕309号)。根据规定,项目需在2026年7月前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这一政策背书不仅凸显了项目的重要性,也为项目推进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与里程碑。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为其顺利落地奠定坚实基础。该电站的建成,其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单一的储能设施:
保障区域能源安全:项目投运后,年调峰电量预计可达数亿千瓦时,将极大缓解成都平原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的供电压力,为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作为川西丰富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蓄能池”,项目能有效平滑其出力波动,提升外送电力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助力“川电外送”战略。
打造储能产业高地:此标杆项目的建设,将强力带动四川省内储能装备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四川省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储能产业基地”注入核心动能。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