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智电力

IEA报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两种模式对比

2023-05-05分类:数智电力 / 数智电力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2023年4月25日,国际能源署(IEA )在北京举办《中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路径》( 以下简称“IEA报告” ) 报告发布会。IEA报告指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可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提升系统韧性,减少备用装机投资。在调度维持现有水平下,若提升区域协调能力,到2035年,全国电力市场可减少6%-12%的运营成本,减少2%-10%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分析了两种建设全国电力市场的模式。


余量市场VS容量耦合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118号文”)提出,有序推动国家市场、省(区、市)/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加强不同层次市场的相互耦合、有序衔接。条件成熟时支持省(区、市)市场与国家市场融合发展,或多省(区、市)联合形成区域市场后再与国家市场融合发展。


IEA报告指出,全国市场与地方市场并存的二级市场模式在促进各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以保持各地在市场设计和调度方面的自主权。


具体到两种二级市场建设路径,余量市场方式与现有省间现货市场相似,省间市场仅交易各省市场余量。容量耦合方式则是基于《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2》( China Energy Transformation Outlook 2022,简称CETO)所描述的容量耦合方式,各省需实现更高级别的协同运行。


与余量市场方式相似,容量耦合方式下,全国市场将与省级市场并存,省级市场保持其市场结构和电力调度自主权。与余量市场方式不同的是,全国市场在省级市场之前出清,增强了电能量互联,但与一级市场相比保留了各省价格形成机制,可以避免电价耦合带来的挑战。


IEA报告认为,余量市场方式可提高新能源消纳,亦可利用现有的省间现货市场,缺点是省间交易有限;容量耦合方式能够提高跨省区输电通道利用率,缺点是实施更为复杂。


根据报告,两种方式都可以成为未来全国电力现货市场深度融合的中间步骤,市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或成为路径选择的决定性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余量市场可以迭代升级,快速获得区域协调收益,并保留提升未来市场融合程度的可能性。


市场模式影响因素渐增


余量市场路径和容量耦合路径孰优孰劣,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还需要考虑哪些关键问题?


能见研究院特邀专家罗治强认为,IEA提出的余量市场路径在我国已有不少实践,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试点省区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都是基于余量市场模式的,且运行平稳,证明了余量市场模式切实可行。


南方电网公司北京分公司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轩表示,余量市场和容量耦合模式不是割裂的关系,两种路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融合。


张轩认为,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地差异,“宜省则省,宜区域则区域。”余量市场模式不能仅用各省优化后的余量去竞争,要考虑“西电东送”等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再做余量市场。未来我国原本基于省间送电协议的跨省跨区送电更加市场化后,量价必然进一步放开,影响市场模式的因素还会增加。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认为,余量市场和容量耦合模式都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即在没有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但要注意市场机制设计中的底层技术支撑,包括各省机组开机方式、区域潮流运行方式、联络线送电计划等,这些都应在从省内走向区域,从区域走向全国统一市场的电力市场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


国家电网三级顾问蒋莉萍指出,在优化未来电力市场机制设计时,还应考虑用户用电特征变化及分布式能源规模化应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