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精准抓取导线、平滑移动至搭接位置,准确完成搭火作业,一气呵成。
1月13日,在天津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员工正在调试“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为即将举办的机器人实训作准备。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观看张黎明展示这项创新成果,并了解研发应用情况。如今,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及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贯通,为保障能源安全及百姓用电需求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现场的鼓励给予我们莫大鼓舞。”张黎明说。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天津智港”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天津市科委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纳入重点科技项目,作为天津市首届“海河工匠”,张黎明获得专项创新奖励。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科研、产业、供电单位200余位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依据“系列化、组合化、实用化”研发原则,确立了逐步研发双臂全自主、单臂人机协同、双臂人机协同系列化机器人的路径。
得到充分支持的张黎明干劲更足了,他和创新团队马不停蹄投入到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迭代研发、试点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应用中,先后突破机器人视觉识别、运动控制和高电压作业现场绝缘、防电磁干扰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双臂全自主带电作业机器人、单臂人机协同带电作业机器人,在生产现场得到实际应用。
如今,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填补多项带电作业机器人行业技术空白。
作为带头人,张黎明深有感触:“我将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带动更多员工扎根一线,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各类创新成果从点到面全面突破。”
根据天津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实施“三型两网”,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在津建设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组建了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及运维服务全产业链,不仅带动地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更持续提升电网检修智能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用电需求提供保障。
2019年9月至今,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在天津完成29次现场试点应用。北京、江苏、山东、宁夏等13个省级电力公司已分别采购单臂人机协同、双臂全自主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东、中、西部全区域覆盖。
原标题:智慧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上一篇: 山东电网官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