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智电力

地下20米,电缆接头作业忙 ——探访上海电网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扩建工程现场

2022-03-30分类:数智电力 / 数智电力来源:国家电网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变电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全地下变电站。该站扩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启动,目前已进入接头施工阶段。近期,我们先后两次进入电力隧道,探访电缆接头作业情况。

20.jpg

施工人员开展半导电层硫化作业。姚治 摄


  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变电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全地下变电站。该站扩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启动,目前已进入接头施工阶段。近期,我们先后两次进入电力隧道,探访电缆接头作业情况。


  初探:小入口内别有洞天


  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扩建工程包括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容和线路扩建工程,计划在今年迎峰度夏前投运。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优化上海电网结构,提高中心城区供电能力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其中,线路扩建工程在既有专用隧道内施工,新建电缆路径长15.8千米。施工现场位于地下10~20米,落差高,且与一期在运电缆在同一隧道,给施工人员作业带来不小挑战。


  3月2日9时30分,上海久隆电力集团电缆工程公司接头二班班长徐红兵开完现场站班会后,领着我们从重庆南路旁一处绿植掩映的工井进入500千伏静安变电站电缆隧道北京西路—华夏西路段。


  沿着22级超过70度的斜梯下行,便到达电缆隧道的B1层。几根碗口粗的电缆垂直而下,安装在斜梯对面墙上的视频监控装置扫视着进入工井的每个人。继续下行22级斜梯,到达B2层,这里距地面近10米,手机通信信号等基本被屏蔽了。我们沿着平台右转,又下行14级斜梯,到达进入B3层的缓冲处。这里有一次仅供一人垂直下行的爬梯,共17级,下到底部继续往下走7级台阶,便可到达位于地下20米处的电力隧道口。


  隧道内,直径5.5米的圆形盾构蜿蜒,比檩木还粗的500千伏电缆如条条巨龙整齐地卧在隧道内。沿工井入口右转前行近50米,一道白色充气幕布封口的门映入眼帘。这里就是500千伏电缆接头操作间。


  全副武装的接头作业人员正在干活,绑扎接头电缆、小心移位、削电缆绝缘层……短短半个小时,作业人员额头上已冒出汗珠。徐红兵叮嘱施工人员,累了可以轮流作业,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


  “目前工棚采取了简单的防尘措施,因为削绝缘层会产生很多碎屑粉尘,在后面的硫化环节开始前,我们还会加装防尘设备,穿上防尘服作业。”接头作业人员钱程用玻璃片削去电缆外层石墨。削了一段后,他将落下的石墨碎屑归拢,后续再集中清理。“超高压电缆施工对作业安全性和接头的精度要求更高,完成接头施工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钱程说。


  再探:无尘棚内为缆芯“植皮”


  经过近十天的施工,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扩建工程第三回路电缆的第一套电缆接头终于完成接头处理的前期工作。3月11日上午,现场进行接头施工最为关键的半导电硫化处理。徐红兵形象地称这是为电缆芯做“植皮手术”。


  我们到达现场后发现,白色工棚外的电缆支架上摆满了微型加热器、砂皮机等施工用具和一次性洁净服等劳保用品。地上,接头套管、电缆余料等一字排开,整个现场整洁有序。


  绝缘处理工艺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与第一次进入隧道时相比,整个工作棚已是另一副模样:全部用透明薄膜覆盖,薄膜连接处和进出口都采取了密封措施。原本近40米长的半密闭工作棚被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密闭单元,每个里面均有一相电缆接头。相邻单元棚间设有一个约2米长的缓冲间。“这样分隔方便作业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对三相接头分别作业,也是为了让除尘装置更快地除尘,达到作业标准。”接头二班副班长殷敏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拭接头上刚刚经过磨砂处理后留下的粉尘,一边介绍现场情况,“缓冲间是为待进入接头操作间的人换防尘服准备的。”


  此时,作业人员正在不同的工作间内分头干活。殷敏带着4个人在距离工棚入口最近的C相接头工作棚内进行接头绝缘处理。他们正在打磨接头,为后续的硫化作业做好准备。从线芯端到削开的半导电端口长1068毫米,作业人员在这段电缆上以每秒打磨2.5次的速度反复拉拽砂带,用了35分钟完成镜面打磨。


  从事电缆接头作业二十余年的殷敏介绍,磨砂处理是为了让削好的绝缘层更平整,确保接头作业质量。需要平整到什么程度呢?殷敏转身从工作架上拿起一个小型测糙仪,打开电源开关,将仪器放在刚打磨完的电缆头上。不到5秒,仪器上显示出“1.96微米”。“这就是电缆表面的粗糙值,按标准规定要低于2微米。”殷敏说。随后,他和同事用保鲜膜把打磨好的电缆接头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等待接下来的硫化作业。


  在中间的B相接头工作棚,徐红兵和同事林玮在完成硫化作业准备后换上了防尘服,并启动空气净化器。过了半个小时,林玮手中的洁净度测试仪显示,空气中0.5微米直径的颗粒数量已低于1000,满足作业环境要求。随后,徐红兵开始绕包作业。林玮点开手机上的手电筒,让徐红兵能看清硫化带与电缆绝缘层的接触位置。尽管经验丰富,但对于关键的绕包工艺,徐红兵依旧小心翼翼。一圈绕包下来,他用了近30秒。完成一相30厘米长的电缆接头绕包需要20分钟。“这么重视接头作业环境和绕包质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证接头质量。一旦有细小的杂尘或空隙,都可能给电缆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徐红兵说。在之后的加装塑料套管、加热等环节中,徐红兵和林玮密切配合,精心作业,为后续套管安装和压接施工打好基础。


  3月24日,500千伏静安变电站扩建工程进入电缆接头套管安装和压接施工环节。施工现场和作业人员生活区实行全封闭管控,保障接头作业按计划推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