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中国交建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智电力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2025-08-15分类:数智电力 / 数智电力来源:中国电力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

“1+6”基础规则体系的发布,首次构建起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制度骨架”,让电力资源得以从“局部循环”走向“全国流通”。

“1+6”基础规则体系如何实现“从0到1”或“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为何必须首先建立统一规则?其最具创新性的设计体现在何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套被视为改革里程碑的体系,在系统性、准入便捷性、交易流通性、信息透明度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核心制度保障。

中能传媒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何必须首先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制度?

凡鹏飞: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整体视角看,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基础规则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将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运营奠定基础制度,提供基本遵循。

从市场的基本原理看,市场规则是市场规范运行的根本遵循,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要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就必须实现电力商品流动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的电力市场基础规则制度是统一电力市场领域“度量衡”的根本保障。

从电力市场建设运行的自身需要来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62.7%。但各地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规则不统一、运营不规范、价格干预过度等问题,制约了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制度,能为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规范市场交易组织,实现公平竞争,促进电力商品自由流动。

中能传媒

“1+6”基础规则体系的正式发布被业内视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里程碑。作为电力行业智库,请您具体谈谈,这套体系在哪些方面实现了“从0到1”或“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

凡鹏飞:统一蓝图绘到底,实现了市场规则体系从“零散碎片”到“系统完备”的跨越。首次建立了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以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以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的“1+6”基础规则版图,实现了体系完备、层次分明、接口清晰,从“四梁八柱”上统筹谋划,这是制度层面“从0到1”的体系性突破。

统一清单管准入,让经营主体注册从“多地办理”到“一站通行”。从国家层面推动建立“全国一张清单”市场管理模式,促进市场注册业务全国统一规范,推动注册业务“一站式”办理,实现“一地注册、信息共享”,避免准入环节规则的“碎片化”和“差异化”,这是市场注册领域“从有到优”的重要升级。

统一范式促交易,让电力资源由“局部循环”向“全国流通”转变。明确了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在交易品种设置、交易时序安排和价格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统一范式,既能促进各地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统一,提升市场在各省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又为推动跨省跨区与省内市场的高效衔接指明方向,减少市场间交易壁垒,这是交易机制“从有到优”的关键突破。

统一标准作披露,让市场信息从“雾里看花”到“透明公开”。推动各地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工作统一规范,实现了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在信息格式、平台界面、披露主体、披露时限等方面的标准化统一,避免信息披露环节规则的“碎片化”和“差异化”,为经营主体制定交易策略提供更加便捷规范的信息披露服务,这是信息披露领域“从有到优”的重大革新。

统一模式统结算,让交易结算从“各自为战”到“高效协同”。提出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多主体、多部门、全流程管理的规范,明确了政府部门在规范结算科目、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要求,有效解决了各地计量管理要求不规范、单位不统一、流程衔接不顺畅、电费结算不及时等问题,这是市场结算环节“从有到优”的重要提升。

中能传媒

在您看来,整个“1+6”体系中最具创新性或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电力市场建设思路的规则设计是什么?

凡鹏飞:“1+6”体系中最具创新性、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电力市场建设思路的,当属“1+6”基础规则体系与我国多层次多品类多主体多功能电力市场架构深度耦合的制度设计。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呈逆向分布,决定了电力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跨省跨区、省内市场的功能定位不同,这就要求多层次市场体系下的电力市场规则既要统一又要兼顾地方实际。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以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以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的“1+6”规则体系设计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与多层次市场形成了“精准咬合”的齿轮效应。《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作为“1”,是统领多层次市场的基础,明确了多层次市场的边界和功能定位。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干规则,聚焦有效发挥中长期市场“压舱石”、电力现货市场“晴雨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调节器”作用。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三大支撑规则,实现了对电力市场标准化赋能,让多层次电力市场数据互通、主体互认、结算互连。

“基础规则体系支撑多层次市场架构”的设计,是“1+6”体系的灵魂所在,它扎根于我国能源禀赋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特点,通过“基础规则定方向、主干规则赋功能、支撑规则保运行”的逻辑,既实现了电力市场全国“一盘棋”,又激发了各品类市场的“能动性”,有效构建起我国独特的电力市场治理模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