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提出后,核电因其清洁、高效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诠释:首先,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其次,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能促进多种电源协同发展,又能促进需求侧调节,发挥削峰填谷、促进电力供需平衡的作用;再次,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实现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具有完善的容量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是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由能源禀赋决定。核电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能源。在用电负荷中心和电网关键节点部署核电站,可以减少电力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大范围控制和调节,减少储能设施,有助于构建更为可靠、紧固、安全的电网。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堆已经建成投产,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一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可以发电约90亿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800万吨。我们将积极推动华龙一号批量化、标准化建设,更加注重与电网布局和区域规划相适应,与其他能源企业相协同,与风光等新能源更好耦合,努力推动以核能为主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核电站发电成本远低于燃煤发电,且在电力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上相较风电、光伏发电等具有一定优势。”一家核电企业管理人员直言,“少搞1000万瓦核电就要多搞4000万瓦风电或者6000万瓦光伏。我国能源结构要调整,核电必然成为重要选项。”
2021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系我国多年来首次采用“积极”的表述明确提及核电,较“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更为正面鼓励。“十四五”规划更是将“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列为期间重要任务。
当前“十四五”年新增核电6-8台机组成为共识,今年全行业预计新投产3台机组(367万千瓦)。截至21年末,在运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255万千瓦),今年增量来源于22Q1并网的福清6号机组(116.1万千瓦,贡献全年发电量),以及21H2并网的田湾6号机组(111.8万千瓦,去年贡献半年电量,今年可贡献全年电量),考虑大修后预计核电板块全年上网电量可同比增长约7.3%,与上半年增速7.28%持平。23年无新增装机、24年新增漳州一号机组(121.2万千瓦),预计23 - 24年电量增速分别为0.8%、2%。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核电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核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三、在建规模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核电市场国家,也是推动三代、四代核电创新发展的主要国家。未来,核技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CPEM推荐为您带来电力行业资讯信息!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拥有多年能源电力行业媒体服务经验,为电力,电力运维,电力设备管理,智能发电,风电光伏,智慧用电,智能电力,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为您提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