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电缆运检北部中心电缆试验班成立于2019年9月,主要从事国网天津电缆公司辖区内高压电缆带电检测工作。班组现有员工11名,其中硕士8人,占总人数72.8%,35周岁以下青年党员7人,占总人数63.6%,班组配有各类精尖检测设备,是一支技术过硬、敢为人先的带电检测队伍。日常工作涵盖770公里110kV电缆、334公里220kV电缆的高频局放检测、接地电流检测、红外检测等带电检测工作。致力于及时发现电缆设备潜在运行隐患,降低非计划停电次数,为电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团队联系人:卫文婷
邮箱:weiwttt@163.com
站内电缆带电检测标准化作业流程
一、检测人员要求
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
2、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二、站内终端带电检测标准化作业流程
(一)作业前准备
1、工作班成员到达站内,工作负责人向站内运维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检查作业人员服装是否合格、规范。
3、由工作负责人带领工作班成员核对需要检测的电缆线路名称,察看作业现场环境条件,明确工作内容、带电部位、现场作业危险点、安全注意事项、人员分工和作业程序等,根据现场检测环境决定是否设置专责监护人。
4、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
5、在电缆沟槽、地下电缆夹层等位置的带电检测,应先查看站内气体检测仪的实时数据,或自带气体检测仪进行气体含量检测,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入。
6、检查急救设备、气体检测仪等所有装置均在有效期内,且试验合格,见表1。
表1 工器具配置表(站内电缆带电检测作业)
(二)现场工作布置
正确布置工作现场。
(三)唱票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必须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存在的危险点,向工作班成员交待防范及控制措施。所有工作人员应清楚工作任务、地点及注意事项等,履行工作确认手续。
(四)进行红外检测
根据环境背景条件、测试设备材质等因素,设置红外温度测试仪的参数,随后用红外温度测试仪初步扫描被测设备和周围环境,查看是否有异常发热区域。
如存在异常,则选取不同角度重复观测,着重观察温度较高的区域,并进行三相对比分析。根据红外检测规范对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定性,记录存档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有严重发热部件,应上报运维人员并停止后续作业。
根据规程规定,电缆导体或金属屏蔽(金属套)与外部金属连接的同部位相间温度差超过6K,应加强监测,超过10K,应停电检查;终端本体部位相间温度差超过2K应加强监测,超过4K应停电检查。
(五)测量各相接地电流
作业人员确认被检测设备,找准接地线,在合适位置测量各相环流。根据环流值判定被测设备接地方式是否存在异常,对于严重缺陷设备应停止后续检测并上报运维人员做后续处理。上述测量数据应记录并存档。
(六)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检测过程中需两人操作,其中一名作业人员进行接线、对同步线圈以及传感器装拆等操作,操作过程中需戴绝缘手套。另一名作业人员进行接线检查、同步状态开启、系统自检、各项参数设置、检测数据采集等操作。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周围信号的干扰,设备摆放、连接线路应规整有序。
(七)局部放电检测初步判断
检测人员根据现场噪声水平设置检测阈值,对疑似局放信号进行时域、频域观测分析,进一步给出初步判断结论并保存数据。结合三相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存在的异常信号,与典型图谱进行对比,初步判断局部放电类型,结合临近点位测量结果判断信号来源并记录。
(八)完成站内设备带电检测
各人员根据分工拆装接线,将设备各部件归位。
(九)检测结束
工作负责人清点工作班成员,清点各仪器设备,确认无误后将各设备、安全工器具等装入车辆,再次检查并确认工作现场无遗留物且所有设备已恢复至原样,工作负责人向站内运维人员做工作终结报告,并完成工作终结手续。完成站内设备带电检测。
(十)检测注意事项
1、在检测过程中注意防止伤及人身,作业人员相互做好呼应,注意临近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严禁扩大作业范围,禁止抛接设备、设备连线。
2、高频局部放电检测需两人操作,其中一名作业人员进行接线、对同步线圈以及传感器拆装等操作,操作过程中需戴绝缘手套。
3、对于无阶梯的电缆沟槽、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等作业位置,上下过程中应使用绝缘梯,作业过程中应设置专责监护人并密切关注工作班成员状态。
4、需要进入地下电缆夹层、电缆沟槽的带电检测工作,佩戴便携式照明设备,确保作业现场光照充足,在移动和检测过程中注意防止碰撞、跌倒。
5、电源线、设备接线在收装、测量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弯折,信号传输线金属接头部位注意防污、防潮。
6、现场检测仪器、安全工器具、急救箱等物品应置于防潮绝缘垫上,摆放于待测设备附近开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