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发电

煤是怎么变成口罩的?

2020-03-06分类:智能发电 / 智能发电来源:光明日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但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宁夏煤炭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口罩原料加入抗“疫”大军。

宁夏是个地域小省,却是个煤炭大省。

 

在全国,宁夏国土面积排在倒数,煤炭探明储量则在前6,1/4国土下面都有煤。

 

因地理位置在“西部的东部”,过去当中东部因地震、冰雪等重大灾害而出现能源和燃料紧张时,宁夏煤炭常常火速集结、紧急驰援。

 

但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宁夏煤炭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口罩原料加入抗“疫”大军。

 

只是,从黑色的煤块化身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生命之盾”,经历了化学再塑的复杂历程。

 

从这个意义上,宁夏的煤化工龙头企业被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也不难理解。

 

位于宁夏黄河东岸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煤化工产业的领跑者。在这里,埋藏地下数亿年的“植物骨骼”可以自由切换形态,历经在上百乃至数百公里管道中的游走和幻化,“黑变白”“煤变油”,完全不在话下。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煤化工企业疫情发生后,医用口罩成为疫情防控最紧缺的医疗物资。用煤炭生产口罩产业的上游原料聚丙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很多企业的“拿手菜”。聚丙烯再经过融化、塑形后,就成为制造医用无纺布的原料——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了。

 

2月9日,宁夏上市公司宝丰能源紧急研究,将一套聚丙烯装置部分产能转产,生产高熔指纤维聚丙烯S2040。

 

短短5天后,2月14日,以煤炭为原料的首批高熔指纤维聚丙烯S2040下线,经检测,溶脂指数等指标均达到相关要求。其单日产量达1000吨,1吨高熔指纤维聚丙烯所生产的无纺布约可制成一次性外科口罩90万~100万只或N95口罩20万~25万只。

 

2月21日,由宁夏生产的首批1080吨高熔指纤维聚丙烯S2040从铁路装车,发往广西、浙江、四川等省的无纺布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将把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加工成无纺布,尤其是熔喷布,在口罩中起到关键的过滤作用,再通过驻极处理,成为下游口罩企业制造口罩的原材料。

 

疫情发生后,为解决宁夏没有口罩终端产品企业的问题,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想方设法,协调广煜医药、泉水药业等企业建设口罩生产线。2月18日相关设备到货后,有关厅局立即进驻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运输、融资、原料供应、疫情防控等难点问题,通过连夜调试,这条口罩生产线迅速建成投产。据报道,通过进一步调试,广煜医药可实现日产口罩20万只。

 

目前,由于口罩产业链上熔喷布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宁夏的煤炭变成口罩,还需要跨省区的长途旅行。

 

宁夏生产的高熔指纤维聚丙烯S2040装车运往中下游口罩企业

 

不过,2月22日,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一家煤化工领军企业已腾出一间厂房,开工建设2条平面耳带式医用口罩生产线、1条折叠式口罩(如N95)生产线及1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口罩从原料到产品的全流程生产,日产医用口罩32万只、N95口罩5万只、医用防护服1000套。预计3月18日首批口罩产品将下线。

 

从“燃料”到“原料”,宁夏煤炭在不同紧急状态下的表现,也是宁夏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面镜子。

 

原标题:在宁夏,煤是怎么变成口罩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