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5时30分,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下了一夜雪的云雾山气温降至零下6摄氏度,隐约可见山脚下的云雾山观冰站里透出的一丝灯光。
“马上要登山了,天还没亮,防寒的衣服一定要穿好,冰爪、登山杖都带好。”护线员马辉提醒大家。他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已在杭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临安巡检站工作了7个年头。尽管这条山路已走过成百上千遍,但他丝毫不敢大意。
云雾山大雾弥漫,到处被皑皑白雪覆盖,结冰的山路异常湿滑。马辉和特高压班班长孙孝敬迎着寒风走在前面,其他巡线员紧跟在后面。越往山上走,风越刺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攀爬,他们才到达山顶的±800千伏灵绍线铁塔下,这里的海拔有700米。
顾不得休息,孙孝敬和马辉搓了搓冻僵的双手,观测铁塔和导线覆冰情况。“铁塔和导地线上有轻微覆冰,后续要加强观测。”孙孝敬嘱咐马辉做好记录。
临近7时,太阳缓缓升起,浓雾渐渐消散。马辉抓紧时间,和同事们赶往下一基铁塔。
临安地处浙西北,部分村子位于高海拔山区。这些村子处于微气象区。临安区供电公司于2022年年初选择海拔较高、线路易覆冰的70个高山村落作为观冰点,聘请49名当地居民担任义务观冰员,通过他们第一时间掌握当地降雨降雪和输电线路覆冰信息。
在海拔850多米的龙岗镇玉山村,义务观冰员邵中林天没亮就匆匆出了门。从2023年开始,村里通往山顶的35千伏线路就是他的守护对象。雪后山路难行,单程要走2个小时。邵中林边走边拍照,给供电员工发送信息。“21日傍晚开始下雪,一直没停。如果线路上有冰,就可能影响运行,我要第一时间反馈现场情况。我们及时通报,供电员工也能早点赶过来处理。”邵中林说。
自本轮寒潮发生以来,杭州供电公司通过“人工+无人机巡+全景监控”方式开展线路覆冰监测,组织人员对输配电线路开展不间断巡检,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