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北风乍起,2021年第一轮寒潮的冷意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在乌镇数字农业产业园里,却依旧温暖如春。四座高科技大棚里,蔬菜绿意葱茏,水果五彩纷呈,负责人“老董”正通过智能平台为大棚度过寒潮做设备检测工作。
“你们来得正好,我们这儿用电的地方多,像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植保系统、滴灌系统、智能补光灯等等,全都要用到电,一刻也少不得。”说起用电需求,负责人老董连连感叹这就是一条产业园的生命线。为了保障这些大棚用电在寒潮天不受影响,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乌镇供电所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员王云生和叶弘吃过饭就赶了来,要赶在寒潮到来前做好用电检查和用电安全注意事项告知。
原来,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溢出成果之一,乌镇数字农业产业园的建成,将通过建设标准化的现代化种植基地,率先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实践,生成大量生产数据,助力科研和农业产业升级,可以说,就是一块“未来农业”的试验田。在大棚里,随处可见的高科技设备支持着果蔬的生长。一个5G农业物联网,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等各类生产环境数据,开窗系统、外部遮阳系统、内遮阳保温系统等各个系统全面维持着室内环境常年如一的动态平衡。不时地,还有高压电流和水汽反应,产生臭氧为大棚除菌。从2018年底农场落户开始至今,稳稳的电力让乌镇的农业迈上了智能化的新台阶。
“我们还想再做个增容,王师傅你看看这个怎么做?”在检查中,产业园工作人员沈周还提出了新的用电需求。“根据你们的容量规划,建议可以上一台专变,我现在就帮你联系咨询。”在现场,红船服务队员当场就做了答复。
在乌镇这个数字农场里,不仅有温度上的“温暖如春”,还有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服务“温暖贴心”。连日来,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更是全员出动,积极应对寒潮,提前落实好值班人员、车辆、备品备件、抢修队伍,确保抢修力量到位,同时一边向全市用电客户发送防寒潮短信,一边对重要用户和敏感用户实地走访完成现场指导和检查工作,确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