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江苏省内首个智能运检“市县一体化”模式在泰州落地

2019-12-31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资讯来源:国网泰州公司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12月5日下午,110千伏唐鱼88A线73#塔下,兴化智能运检班张淏凌在泰州无人机团队飞手李艳阳的指导下,操作大疆御2行业版无人机精准降落。截止目前,通过近一个月的市县一体化模式探索,已完成了兴化在内的4个县公司境内99条线2389基110千伏杆塔的巡检工作任务,各县公司无人机巡检业务开展量已增长10倍以上,已发现6388处缺陷,其中严重及以上缺陷538处,同比缺陷发现率提升5倍以上,成效显著。

12月5日下午,110千伏唐鱼88A线73#塔下,兴化智能运检班张淏凌在泰州无人机团队飞手李艳阳的指导下,操作大疆御2行业版无人机精准降落。截止目前,通过近一个月的市县一体化模式探索,已完成了兴化在内的4个县公司境内99条线2389基110千伏杆塔的巡检工作任务,各县公司无人机巡检业务开展量已增长10倍以上,已发现6388处缺陷,其中严重及以上缺陷538处,同比缺陷发现率提升5倍以上,成效显著。


据悉,国网泰州供电公司于2018年底成立了国网首个地市级输电智能运检中心,并于今年7月挂牌成立了国内首个无人机智能运检技术实验室,构建了以“三体系一平台”为主体的智能运检体系,其中以无人机为主的立体巡检体系、可视化管控体系等经过实践应用,效果良好。为将“无人机全自主巡检”、“无人机图像缺陷自主识别”、“基于三维点云及感知设备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通道可视化智能监控内网平台”、“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景智能管控内网平台”等成果逐步向县公司转化,泰州公司全面推进智能巡检“市县一体化”建设,利用无人机巡检技术、通道可视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基层运检单位在输电运检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时机成熟,势在必行。


智能运检“市县一体化”模式将依托国网泰州供电公司输电智能运检中心,在各县公司原有班组基础上进行升级,建立4个智能运检班组,形成“一中心四班组”的组织构架,采取“技术垂直管理,业务平行负责”的模式,市公司智能中心将主要负责技术支撑、人员培训、新技术研发及本部输电运检室管辖设备的智能巡检工作,在各县公司设立输电智能运检班组,主要负责县公司管辖设备的智能巡检和常规巡检工作,构建高效的市县一体化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市县公司管辖范围内输电线路巡视转变为“人巡以通道巡视和危险源管控为主,本体为辅,机巡以本体为主,通道特巡,故障特巡,应急特巡为辅,并结合通道可视化预警监控”的新模式,充分发挥立体化协同巡检质效,全面提升线路运维管控水平。


未来一年,泰州将深化智能运检“市县一体化”模式的实践应用,以实现35-500千伏输电线路杆塔精细化巡检覆盖率100%、35-500千伏输电线路通道快速化巡检覆盖率100%。、电网基建,设备迁改,技改项目,综合检修等项目验收工作,无人机参与率100%。以及实现500千伏通道全可视,220千伏线路重要区段全可视,35千伏及以上线路通道危险源点全可视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参与各项新技术标准制定,形成具备可推广的市县联动“泰州样板”,不断推进全省智能运检工作深化,为基层运检提质增效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无人机自主巡检


image.png

喷火消缺


image.png

复合翼开展输电线路三维激光雷达扫描


7.jpg

无人机移动机场开展输电线路自主巡


据悉:随着物联网自我感知、立体协同巡检、移动巡检作业、环境风险预警、故障智能诊断等智能运检技术快速发展,泰州输电结合泰州地区环境特点,成立了国网系统内首个地市级输电智能运检中心,建立起以智能输电运检管控平台,基于物联网设备及运检资源感知体系、基于智能装备的立体巡检体系、基于大数据融合分析体系为典型的“三体系一平台”,为今后运检决策提供了多元化、高可靠、全覆盖的数据支撑,为实现本体及环境感知、主动预测预警、辅助诊断决策及集约运检管控功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在无人机巡检业务开展方面,输电智能运检中心共计完成6309基物理杆塔的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工作,共计发现缺陷11369处,其中严重及以上缺陷908处,销钉级缺陷1152处。完成了2727基物理杆塔自主巡检航迹标注及复飞工作。完成了598.686公里的固定翼通道巡检。


完成了568基杆塔的红外测温。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已完成对超过8万张的无人机采集图像进行标准化标注及算法验证优化,对销钉级缺陷、杆塔及通道异物、金具锈蚀等缺陷的识别率已提升至85%以上。在科技成果方面,输电智能运检中心已完成8项专利申报、2项行业标准申报、4篇核心论文收录、2项国网指南项目可研编写等工作,完成全国行业范围内的技术交流活动。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接待参观交流60余次,人员达4000人之巨,为全国智能运检技术交流提升作出突出贡献。


2020年,该中心充分发挥无人机智能运检技术实验室在无人机新技术先行先试的作用,并形成较全面的无人机图像缺陷自主识别算法并推广至全省;在国网率先完成220千伏及以上的主网架输电线路无人机全自主巡检实践验证;继续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无人机红外测温、无人机辅助检修、三维扫描以及其他常态化业务,不断丰富全息全景化多源数据的智慧输电管控平台的数据源,并对平台高级应用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发挥平台智慧优势,并在无人机基础上拓展国网典型智慧线路试点建设,推动区域化巡检无人化试点实践。(王茂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