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英国又不太平了。
来源:Getty Images
当地时间1月4日,面对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英国宣布当晚开始实施其第三次大范围“禁足”。1月8日,随着越来越多新冠感染者住院,伦敦市长宣布该市进入“重大事故”状态,并呼吁民众非必要不出门。
宅家战“疫”,英国电够不够用?
来源:The Telegraph
持续发酵的疫情对英国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电力领域,多次大范围“禁足”带来的是持续增长的居民用电需求以及对可靠电力供应的严峻考验。
此前,面对诸多质疑,英国多家供电公司纷纷发声,指出疫情期间电力需求其实远低于平时,所以不必担心电力供应不足。能源市场研究机构Cornwall Insight的报告也称,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春季能源需求总体下降了20%。
然而,能源消耗的减少主要是由疫情期间停工停产的商业及工业客户造成的,并非个人客户。
这意味着,英国民众或许真的不用担心电力供应跟不上用电需求,但他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其实是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即将上涨的电价。
居民用电增加,电价反而要涨?
随着多轮“禁足”,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发出了燃气和电力价格即将上涨的警告。
此次“禁足”期间,居民用电量毫无疑问将会继续攀升。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英国家庭能源欠账增加了40%。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飙升的电价将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堪重负。
英国电价为何“反复横跳”?
疫情期间,由于用电负荷大幅下降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加,英国电力市场价格水平曾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极端负电价现象。终于用上了清洁廉价的“绿电”,对电力市场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
2020年5月22日,英国日前交易(day-ahead)批发电价创新低,价格跌至负9.92英镑/兆瓦时
然而,过剩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和下降的电力市场价格导致了英国国家电网电力系统运营成本急剧上升,因为该组织需要确保总有足够的电力供应来满足用电需求,但这也意味着清洁且廉价的电力无法继续长期供应。要想平衡增加的运营成本,就得提高电价。
要“环保”还是要“省钱”?
摆在英国民众面前的似乎是一道单选题。
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从2009年到2020年,英国连接到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500%。目前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中的份额极高,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70%。
但英国电价飙升的另一原因恰恰在于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加大电力供给短缺风险,极易引起电力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2020年11月25日,寒冷天气推高电力负荷,加上风电出力极低,英国国家电网 (National Grid)发出次日电力紧缺的警告。26日,英国电价飙升至350欧元每兆瓦时,为同一时段挪威电价的70倍。
2020年11月26日18-19时欧洲主要国家电力现货价格
来源: EPEX SPOT交易所
为解决这个两难困境,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试图在调整能源结构的同时降低个人能源消费负担,并提议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降低能源价格从而帮助消费者达到省钱的目的。但是,未来这项倡议能否真正落地实施还尚未可知。
至少目前看来,疫情期间压在英国人头上沉重的能源账单似乎一时半会儿还是无解……
下一篇:电力大数据为企业“精准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