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乐黄石村,一条宽阔的村主干道贯穿整个村子,连接起村里阡陌纵横的巷子。
两侧的房屋高低错落,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抹清新的绿色,主干道的深处便是这个村子最引人注目的茉莉花种植保护基地。
8月花期尤盛,阳光下绿油油的茉莉花田让人感到了一派勃勃生机。
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保障。近年来,长乐公司深入实施国网福建电力新时代“双满意”工程,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贴心服务茉莉花农,切实解决地方茉莉花产业发展用电问题,为该地区花茶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现在,黄石茉莉花的名声越来越响,茉莉花已然成为长乐营前街道的一块‘金字招牌’,而我们企业的产量也随之增加”。8月19日,长乐茉莉花合作社负责人林永光对前来开展用电服务的国网福建电力铁军(榕电·长乐滨海)共产党员服务队说道。
黄石村有着悠久的茉莉花种植历史,林永光就继承了家中种植茉莉花的传统,成为了第四代传人。2014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他抢抓机遇,打造自己的品牌,投入大笔资金引进茉莉花茶加工生产线,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很快他就将自己的茉莉花种植基地扩大到了500亩,带动身边的村民一起致富,成为了村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早年间我只是单纯种植、销售茉莉花,由于市场需求量有限,每天都有大量茉莉花凋谢在地里,非常可惜。现在,我们每天采摘的茉莉花有三分之二用来深加工,茶叶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也迅速上升。这两年,我们长乐茉莉花合作的年产值都在800万元左右,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村民在花期每个月能拿到5000左右的工资。”林永光说道。
“花茶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技术,更离不开电力的保障。现在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在你们供电公司帮助下,我们采用电气化方式制茶,改变了传统用煤制茶手法,购入了电气化制茶设备,电力的供应充足,也让我们的茉莉花产业越做越好。”谈起未来的发展,林永光高兴地说。2019年,因产能扩大,林永光引进电气化制茶设备,原有用电容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急需扩容。了解情况后,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急客户所急,开辟“致富通道”,在接到客户申请当天立即赶往现场勘查,缩减办电流程,在最快时间内帮客户解决了用电难题。
“真是多亏了你们的支持,现在,我们基地各类用电设备非常齐全。即使遇到用电难题,只需要一个电话,你们供电公司的人就能及时帮我们解决。”
为了让茶企用上安全电、舒心电,该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深入企业进行用电线路及设备检查,及时消除用电隐患,保证制茶、提炼等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开通企业业扩报装“直通车”,简化流程、特事特办,及时为企业改造用电线路,快速处置用电故障报修。同时,安排专人定期深入茉莉花种植基地发放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画册,悉心讲解用电注意事项,全心全意帮助茶企经营走上快车道。
“有了电力的贴心保障,我们村对未来的富裕生活充满了希望。”随着农村电网框架的不断优化、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加工产品体系也将迎来改造升级。
“脱贫致富,电力铺路。”今年以来,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结合所辖农村电网用电实际和地方特色,加大电能替代推广,不断提升服务,稳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累计投资完成129个电网项目,新增68台变压器,增容变压器34台,为地方发展提供可靠坚定的“电动力”,全面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责任编辑 |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