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电厂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负荷曲线正平稳爬升,幽蓝的光芒映照着运行值长朱定鹏专注的脸庞。他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精心指挥着运行人员操作调整。就在这个看似寻常的早晨,全厂经济运行指标再次被刷新——截至2025年9月底,煤耗指标较预算降低7.4克/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煤近3万吨,降低燃料成本近3000万元。“每降低0.1克,背后都是上百个参数的优化。”他揉了揉眼睛,窗外的晨曦正为厂区的储煤场镀上金边,一场始于集团年中工作会后的“降煤耗战役”,已在这座百万千瓦级电厂结出硕果。
毫米级攻坚:从“煤耗曲线”到“全员战场”
“锅炉效率、汽机热耗、厂用电率,每个大指标背后都藏着0.1克的优化空间。”在电厂“降煤耗”攻关小组办公室,发电部经理黄邦开摊开一张泛黄的能耗分析图,上面仔细标注着不同参数变化对能耗指标的影响值。这位有着二十多年运行经验的“老调度”带领团队制定出宽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参数调整策略,将煤耗管控精度提升至小数点后两位。
“显微镜”下的技术革命正在电厂各角落悄然发生。设备部热控班长杨帆的工具箱里,一把特制扳手记录着他的“调门攻坚记”。“原来的汽轮机调门存在0.2毫米的内漏,相当于每天漏掉1.5吨标煤。”他蹲在汽轮机旁,展示改造后的调门控制逻辑图,“我们重新调整重叠度,优化PID参数,现在每台机组每月能省120吨标煤。”在“三精管理”的引领下,设备部管理团队半年内完成137项“微改造”,从凝结水泵叶轮改型到冷却水系统优化,累计节约标煤超8000吨。
车间里的“竞技热潮”让精益理念深入人心。走进发电部四楼创新工作室,墙上的“小指标竞赛龙虎榜”格外醒目:#3机组二值供电煤耗蝉联周冠军,红旗机组竞赛栏里的数字被红笔圈出。“每个运行值、班组甚至岗位都有指标,”发电部值长高永雄拿起一本考核台账,“小到除盐水补水,大到机组负荷响应速率都和绩效奖金直接挂钩。”90后巡检员丁衍的手机里存着班组的“节能秘籍”:“现在巡检时会带红外测温仪,管道温度异常波动超过0.5℃就要记录分析,上个月我们班解决的疏水阀内漏,直接让热损失下降了3%。”截至9月底,这场“0.1克攻坚战”交出亮眼答卷:机组顶峰能力提升25%,机组启停时间控制优化在半小时内,启停耗气、耗油量下降15%,多项能耗指标创建厂以来历史最优。“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这是攻坚总结会上形成的全员共识,更成为曲靖电厂推动精益管理向纵深发展的精神坐标。
65天的突破:储能矩阵里的协同智慧
正午时分,白水小塘储能电站的电池检测间里,项目负责人朱志刚和工程师杨金华正用内阻仪为电池组“体检”。这个总容量20万千瓦时的储能项目,在他和团队手中创造了65天建成投产的“曲靖速度”。“5月29日全容量投产那天,我们连续72小时没合眼。”他指着墙上的进度表,红色记号笔标注着关键节点。
项目攻坚的“曲靖模式”在细节中彰显智慧。在储能电站控制室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充放电效率曲线。“我们创新采用租赁+运营模式,5-8月已实现充放电收入332万元。”项目负责人朱志刚点开交易记录,“下一步准备参与需求侧响应,预计全年总收入超2000万元。”这个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不仅为电厂带来稳定收益,更成为“煤电+储能”协同运行的示范样本。
曲靖电厂三期工程的“破冰之旅”则展现着长远布局。在工程项目组的沙盘前,项目负责人顾上成正用激光笔勾勒三期扩建工程的轮廓。“4月拿到优选资格后,我们同步推进12项专题评估。”他指着一堆盖满红章的文件,“现在可研报告已完成,正加快办理项目用地预审,力争年底前核准,明年下半年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173%的跨越:经营账本里的韧性密码
傍晚七点,财务部的灯光依然明亮。副经理吕雪梅正在核对1-8月利润表,她忍不住算了笔账:年度预算分解完成率达173%,“最关键的是发电量,36.5亿千瓦时,同比多了2.5亿。”她指着电量分析图,“还有储能项目的贡献,都是利润增长的功臣。”
经营数据的逆势上扬背后是精准管控。在市场营销部,邓青书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实时交易数据。“为了抢发电量,机组平均负荷率提升到85%以上。”他调出一份掺烧方案,“通过优化煤种配比,入炉煤热值比预算升高272大卡。”1-8月曲靖电厂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较全省统调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多354小时。
区域对标中的优势突围让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经管部的对标分析会上,陈旭东指着一组对比数据:“我们的优势在可靠性,”他点开机组停运记录,“1-4月枯水期,我们的综合停运时间比对标电厂少182小时。”通过焦炉煤气掺烧技术,低负荷时段的煤价同样得到有效控制。
夜幕降临时分,厂区的路灯次第亮起。在职工活动中心,一场“精益故事会”正在进行,攻坚能手分享着各自的“0.1克”故事。“下个月我们要冲击供电煤耗更高目标。”年轻的技术员们围着白板热烈讨论,黑板上的目标被红笔圈了又圈。“在周期挑战面前,最大的韧性来自每个岗位的坚守,来自永不止步的精细化管理。”明天晨会的发言提纲上,这句话将成为全员接续奋斗的行动纲领。
从每分的精算到全员参与的攻坚,从技术微创新到管理机制优化,曲靖电厂正以“争分夺秒、事在人为”的信念,将周期压力转化为能力升级的契机。在能源行业深刻变革的浪潮中,曲靖电厂用每一克煤的节约、每一度电的争抢,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韧性答卷”。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