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迎峰度夏,是一场疫情与抗疫的较量,是一次酷暑与保供的相持,是一段党员与“初心”的碰撞。面对一次又一次突发情况,国家能源集团江苏谏壁电厂燃料生产部一次又一次沉着应对,防疫工作需谨慎,卸煤保供不可误,党旗飘扬的地方,向着胜利奋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决断,便是决胜
7月7日,外轮“银福”号即将到达。
身处迎峰度夏关键时期,此刻国电25万吨轮正靠泊于谏壁电厂新万吨级码头,进行着繁忙的接卸工作。电煤保供在即,外轮“银福”只有靠泊老万吨级码头才能保证顺利接卸。靠泊新、老万吨级码头,最大的区别,就是新万吨级码头作为外轮常靠区域,早已设置出固定“五区域两通道”防疫区域,而老万吨级码头,因为露天环境与设备因素尚未建立防疫区域。问题来了,境外疫情严重,疫情防控必须确保安全。
怎么办?难道停止新万吨码头接卸,让出新码头给外轮靠泊?
“不,接卸任务不可耽误,近期负荷较大,场地存煤并不富足。”部门主任想了想“迅速建立新的防疫通道,并不是难事,党员干部带头,这场战役我们必须赢。”
行动,胜于心动
盛夏的夜晚并不清凉,火热的“战场”热闹非凡,一群紧急召集的“精兵良将”正在老万吨级码头连夜作战……
原先新码头五区域两通道防疫区域建立,成了这次防疫通道建立的经验,这些敢想敢做的燃料人,利用可利用之物,使用可使用之法,汗流浃背也罢,疲惫不堪也罢,疫情就是险情,险情就是命令,防疫区域的建立成功,是责任,更是使命,天亮之际,防疫区域终于建立成功。
当前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国外疫情却出现蔓延,为防止国外疫情病例通过码头输入,谏壁发电厂燃料生产部的外轮防疫措施一改再改,不断升级化。从海轮靠泊,到清仓登轮作业,从佩戴防护用品,到上下船舶消毒……烈日下的气温似乎可以融化一切,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每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后,早已挥汗如雨,气喘吁吁。正是有了这样的奉献与努力,谏壁发电厂外轮防疫工作历经多次海关突击检查,交上了完美的答卷,获得一致好评。
定夺,拟定方向
当事情发展突然脱离了原本计划,唯一的“救兵”便是及时而准确的定夺。
这是一次计划与变化的现实版写实,事情的缘由得从新万吨码头“鸿胜”轮的离驳说起。原先计划是“一离一靠”,所谓一离,是指驳于新码头的“鸿胜”轮于7月21日10时30分离驳码头;所谓一靠,则是指随后而来的“兰宝”海轮,将于11时30分,接替“鸿胜”轮靠泊于新万吨码头。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却遭遇了接连“突变”。7月21日约12时,“鸿胜”轮商检水尺结束后,正准备离驳之际,却突发主机设备缺陷无法开航,而此时,“兰宝”海轮已到五峰山大桥处……是退是进?何去何从?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
“不要慌,我们有经验,我们有办法,我们更加有信心。”燃料生产部运行主任沉声说道,随即,他异常坚定地又说了一句“改变计划靠泊老万吨码头,剩下的事情,由我们运行党小组的‘将士们’完成。”
奋进,“初心”不忘
一边是不容耽搁的靠泊,一边是马虎不得的防疫,抢时间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关键,也是难点。
因“兰宝”海轮属于外轮,其防疫工作乃是重中之重,作为外轮停靠的备用码头,老万吨码头需要迅速在码头面布置三区两通道等防疫措施,刻不容缓。此刻,运行党员临危受命组成党员突击队,进入码头布置防疫措施,一次临时完成老万吨码头防疫区应急演练拉开帷幕。随后,许多燃料党员和一线员工也闻讯赶来,逐渐壮大的人群里,有迅速交接手头事情,“马不停蹄”飞奔而来的,有刚刚完工休息,受到召唤片刻不敢耽误赶来的,也有始终冲在一线,从未离开的……他们言语不多,手脚不停,他们动作麻利,身手敏捷。
瞧,已经在油区负责进油工作的老党员朱建国也赶来了,即将退休的年纪,不肯服输的性格,即使已经在热辣的太阳下工作了一上午又如何了?“你怎么来了,吃饭了没?”有人急切地问道,却听他轻轻说了一句“不着急吃饭,这需要人手,我熟悉这个,我不来怎么行?”
时逢大暑,烈日当头然初心不改,挥汗如雨却绝不停歇。一次又一次紧急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为更好地完成疫情下燃煤保供任务,在他们的带领下先后制定并实施《万吨码头外轮靠泊期间防疫工作清单》《涉外码头专班管理规定》,以“一船一档”模式,加强涉外疫情防控,确保燃煤安全接卸。7月开始至8月10日,共接卸外轮7艘,进口煤接卸量30.7020万吨,总接卸燃煤达83.5389万吨。经受住考验的燃料党员们,充分彰显了榜样、标杆的力量,再次经受住考验的他们,只求做事无愧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