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22(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要高度重视农村能源的转型发展,把发展潜力充分地开发出来,让农村能源在保证能源自给自足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致辞(资料图片)
史玉波说,能源是经济的命脉,是民生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创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离不开能源的坚强支持。我们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这样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农村能源的有力保障。
据悉,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新的场景不断涌现,农村能源发展在生产供给方式、消费结构以及产业地位作用等方面出现一些新特点——
首先是农村能源生产供给方式已发生变化,风、光、水、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利用获得较大规模开发,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农村将成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其次,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已发生变化,正在经历从传统的新采能源向商品能源的消费升级,从低效、高污染能源向高效清洁能源的消费升级,从固态能源向液体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升级。能源消费升级,电能比重将稳步提升。
第三,农村能源生产产业地位作用已发生变化,当地自然资源的能源化生产利用过程,是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发展过程。能源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进,为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动能。
在肯定成绩、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局面,我国农村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转型发展之路还很长,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史玉波说。
图为2022(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对于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史玉波建议,充分开发农村能源发展潜力,让农村能源在保证能源自给自足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农村能源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能源革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制定全国农村能源增长体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农村能源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运行辅助体系,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构建以市场化运营为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农村清洁能源技术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产业思维,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多种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农村自然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农村能源产业优势,加大农村能源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力度,加快建立农村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机制,投融资机制,商业运行机制,金融普惠机制和用地资金支持等政策体系。
三是要高度重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农村新型电网建设,将加强智能型、智慧型农村电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为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网络基础,积极研究农村低碳能源,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路径与政策,加快建立农村低碳能源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机制,提高农村能源项目的经济性,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编辑 | 齐琛冏
审核 | 牟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