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信息联播]集装箱里看出口 第八集《车行万里》 码头排队等出海 国产新能源车赶赴海外消费旺季(时长:00:03:25)
首先来关注集装箱里看出口,特别报道今天把目光投向汽车。
最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纷纷布局海外市场,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力也拉动了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长。
今年8月,我国汽车出口30.8万辆,同比增长65%,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长82.3%,占出口总量的27%。
目前国产新能源车的出口态势如何?跟随我们的记者去看一下。
我现在是在上海港的海通滚装码头,这个码头呢被称为汽车之港,为什么这么说呢?整体的库容啊,达到了1万辆车之多,每天进出港的车呢,就超过了4000辆,像我身边这些刚刚被生产出来的新能源车呢,一会儿就将跟随我手边的这个滚装船发往世界各地。
随着滚装船地中海号缓缓的靠港,2000辆新能源车开始进入带装位置,排起长队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在浙江余姚的一座汽车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一批新能源车。
每一辆新能源车的制造生产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从冲压全自动封闭生产线到高强度的焊装车间,到了涂装车间,再经过三次喷涂,让车辆可以达到国际的环保标准,最后进入到总装车间,进行电池、盒装及内饰等零件的装配,进入质检检测线,经过超过200道工序,1500多个工人的参与。
生产,最后搬运到港口等待出口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圣诞节前夕是欧洲传统的销售旺季,这批车里将有一半要赶在十月中旬以前发往欧洲市场,我们现在手里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二三年的二月份啊,然后今年能够排到能够抵达欧洲的订单,我们在十月中旬是最后的一个节点,所以我们现在的整个产能的释放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整个欧洲的一个市场对我们的这个要求还在不断的提高。
刘洁涛在海通汽车码头已经工作了12年,他告诉记者,两年前这个码头还是以进口汽车为主,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就每一辆车,可以说我是看见他们装上船,然后运输到国外去,以前的话,一条船出口1000辆已经算比较多的了,那现在呢,基本上都是2000辆、3000辆。
乃至最多的一条船大概在6500辆,我们主要的出口穆迪港包括了泽布吕赫,墨尔本,布里斯托尔等港口,我们出口的主要区域包括欧洲,呃,大洋洲,还有呃,美洲,东南亚区域。
今年8月汽车出口30.8万辆,同比增长65%,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快,八月份出口8.3万辆,同比增长82.3%,占汽车出口的27%,创历史新高。
2、[经济信息联播]快讯 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15亿辆(时长:00:00:27)
公安部今天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九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3.65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
3、[经济信息联播]集装箱里看出口 第八集《车行万里》 汽车研发跨界尝试 变不可能为能(时长:00:03:16)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的体现,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从汽车内饰到座椅以及充电接口,大大小小的汽车配件都要一一实现本土化的改造。
而如何完成这些种种不可能的挑战呢?我们跟随一位汽车研发工程师去寻找答案吧。
李丽,材料开发工程师,负责海外产品的本地化适应改造项目。
汽车内饰件电镀工艺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难点,在严苛的标准之下,传统工艺只能用于亮色的镀铬,而海外市场有多元化的需求,深色和亚光色镀铬件成为材料工程师急需突破的考验,30几轮拿出来的样品还能出现颜色这么大的变化? 他可能皮质还是差一点,我们今天晚上八点钟之前,我们一起来讨论到底如何优化这个工艺,到底怎么干。
按照我们正常的对于这个膜后的一个要求的话,基本上要达到20个谬,而现在的话应该去这次的测试的一个结果,我估计也只有十或者是左右的这么一个状态。
经过几十轮的记忆改造,李丽他们终于让样车的内饰件第一次改变了颜色,并将镀铬层的耐久度提升了一倍。
除了内饰颜色工艺上的区别,欧洲市场对于座椅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严苛。
2021年,当企业第一批样车抵达欧洲后,客户提出座椅面料要完全使用再生材料,而当时再生材料在国内汽车上的应用并没有先例,你想整个全中国都找不到。
那我们将来必定还是要量产药去批量的供应的,这时一种通过回收废弃渔网,织物废料,海洋垃圾提取的新型再生尼龙纱线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由于这种环保材料造价较高,仅少量应用在服装领域,服装上能运用,那我们座椅上面。
那是不是也一样的会有机会呢?在汽车内饰装配实验室,一批可再生尼龙纱线的座椅样品正在和传统真皮工艺座椅进行对比,通过十多次的改进和优化,正式定型到量产新能源车系上。
如果说内饰,座椅只是汽车软件上的不同要求,那么充电设备如何和全球多个地区进行匹配则是新能源车出口的痛点。
除了地域,充电标准不同,充电设备还会面临体积,耐久度,气候适应性等多项要求。
李丽带领的改造小组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将碳化硅复合半导体材料应用在充电电机上,最终将体积缩小了1/3。
目前,他们的样车已经完成了七个国家的34种充电桩的全匹配,不仅仅是要。
了解汽车的生产制造这些工艺,以及一些材料选材的基础性能,你还要快速的去更新我们每一个人的。
4、[经济信息联播]集装箱里看出口 第八集《车行万里》 依靠全球化标准迭代升级 新能源车出口加速跑(时长:00:03:17)
今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汽车加速驶向海外市场的动力之一,正是来自于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增长。
五年前,我国新能源车才开始陆续出口,基本以微型低速电动车为主,平均售价只有500美元。
而如今,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全球化的零排放趋势,都被国产新能源车扬帆出海再度提速。
我现在是在上海嘉定的一个汽车消音实验室,消音实验呢,是贯穿整个新能源车从设计到量产的整个一个过程,我身边的这部新能源车呢,今天呢是最后一次来到这里,前后要经过准备,数据采集以及到数据分析,要经过八个月的时间,他最后才能实现量产。
随着测试车开上检测线,整车电机加速下降试验正式开始。
测试电脑会记录各种极限工况下的噪声数据,并和设计指标进行逐一对比,精确到单个零件的噪声定位。
从样车到量产至少会经历200次的反复试验,以往可能更长一些,可能要到12个月的样子。
目前这个时间还是我们依托敏捷开发,然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设备才能达到这么一个水平。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根据我们企业设定的整车振动噪声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反复的迭代和优化,使我们的整车噪声震动水平达到我们的目标。
依靠全球化标准,新能源车的迭代进一步加速。
在电池耐久度实验室,记者了解到,通过数字化模拟试验台架,72小时就能模拟出30万公里的行驶工况,最短能在一周内形成数据分析报告。
除此之外,动力总成试验,热能风动安全碰撞试验,整车耐久试验等测试都已经实现全球同步开发。
我们国家的汽车的标准是借鉴欧洲的标准,就针对这些电机电池在车上的运用做一些开发。
啊,另外当然还要有不断的迭代的进步,它的过程基本上是可以跟整车开发同步来进行,实际上时间是缩短了。
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研发迭代加速和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国产新能源车在制造成本上优势明显,为国产新能源车出海创造了基础。
得益于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确保了我们在产业链的安全以及未来的成本下降空间。
欧盟宣布2050年实现零排放,零排放汽车将豁免增值税,挪威、荷兰,丹麦,瑞典等国也陆续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国际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转变也正在为国产新能源车出口打开黄金窗口期,海关总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