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能源互联网【摘要】

2022-10-11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凤凰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严太山;程浩忠;曾平良;马则良;张立波;田书欣

构建以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建立从集中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能源利用体系将是实现能源结构绿色化和用能高效化的根本途径。基于此背景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指出能源互联网是以电能为主体形式、以智能电网为载体的能源互联网络,进而对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进行研究;其次,对电力、交通、天然气等网络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研究电网和电气化交通网的协调规划、考虑计及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天然气网和电网协调规划、热 – 电联合系统等方面将是能源互联网的研究重点;最后分析了发展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并指出后续关键技术研究中的突破方向。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5

--------------------------------------------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曾鸣;杨雍琦;刘敦楠;曾博;欧阳邵杰;林海英;韩旭

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我国能源革命目标的关键,而互联网技术将成为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广义 源 – 网 – 荷 – 储 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其次总结了实现能源互联网协调优化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政策建议。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6

--------------------------------------------

风电功率预测的新型互联网运营模式设计......鲁宗相;徐曼;乔颖;刘梅;张华铭;孙福林

目前我国大型并网风电场广泛开展了风电功率预测业务,但实际运营中反映出预测精度不稳定、预测系统运行 / 开发人员间交互性差、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现行运营模式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存在显著的差距。设计了一套风电功率预测新型互联网运营模式,对其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核心功能进行了论述。新型运营模式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新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提升风电场预测精度;另一方面建立预测服务商、风电场用户多方沟通交流的自服务平台,为专业服务平台提供用户侧反馈,促进功率预测结果的可用性。最后基于在吉林风电场群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模式在拓宽预测数据视野、提高预测精度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7

--------------------------------------------

基于多能协同策略的能源互联微网研究......程林;刘琛;朱守真;田浩;沈欣炜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能源互联网体制中,能源的商品属性得以还原,结合相关的决策和能源交易政策,将能有效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选取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作为实际案例,调研了该地区建设情况和历史冷、热负荷及电负荷数据,结合目前能源互联微网中多种典型关键技术,设计了海淀北部地区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可行多能源协同建设方案,并评估了在能源互联微网模式下的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建设经验。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8

--------------------------------------------

基于能源互联网用户核心理念的高载能-风电协调调度策略......晋宏杨;孙宏斌;郭庆来;王彬;陈润泽;王维洲

能源互联网概念中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将对电网的运营理念产生影响。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并网给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传统集中式调度管理无法满足新能源发电需求和用户用电需求。而基于发电 – 用电需求的发电商 – 电力用户双边交易模式给新能源并网带来了新思路。基于发电商与电力用户互联的思想,对 2 类高载能负荷的调度模型进行了精细建模,在已有的基于电量的协调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电力的新能源 – 高载能协调调度模式。算例结果验证了高载能负荷精细模型和协调调度模式的准确性。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9

--------------------------------------------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能量管理系统研究......张涛;张福兴;张彦

能源互联网是通过先进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实现电力、燃气、智能交通等网络间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的网络。在总结回顾能源互联网及其能量管理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量管理系统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适合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分层递阶式控制架构。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系统能量管理中涉及的先进量测技术、高可靠通信技术、节点可调度能力预测技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优化调度技术和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最后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20

--------------------------------------------

计及规模化空调热平衡惯性的电力负荷日前削峰策略......徐青山;杨辰星;颜庆国

目前,城市空调负荷的集中使用已成为我国夏季电网负荷峰谷差增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挖掘用电高峰时段大规模空调负荷的调峰潜力,并采用合理的调控方式削减空调负荷高峰用电,对改善我国夏季电网负荷特性和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规模化公共楼宇中央空调负荷统一参与电网日前削峰的组合调控模型。首次建立了公共楼宇中央空调系统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并分别阐述了考虑制冷机运行效率的公共楼宇非蓄冷式和蓄冷式中央空调系统降负荷控制策略。对南京市某综合区内的 16 栋公共楼宇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算例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调峰时段内,公共楼宇中央空调系统总负荷能够很好地跟随电网调度指令,同时区域电网负荷得到了有效削减。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21

--------------------------------------------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及应用前景初探......薛小代;梅生伟;林其友;陈来军;陈颖

能源互联网是面向未来的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可实现更加安全、经济的清洁能源的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从而极大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撑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对能源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类具有信息和能量交互作用能力的能源处理器总体方案,分析论证了能量处理器是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单元。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的清洁能源处理器架构,设计了风、光、电、热等清洁能源的存储和相互转换机制,为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多种清洁能源的协同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冷热电三联供和零碳排角度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主持完成的 500kW 压缩空气储能实验系统,阐述了该实验系统可作为清洁能源处理器的一个原型示范平台的可行性,最后初步探讨了清洁能源处理器在大规模能源互联网中作为能量中心以及在中小规模能源互联网中作为应用服务器的可行性。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22

--------------------------------------------

液氢超导磁储能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沈郁;姚伟;方家琨;文劲宇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储能技术将在未来能源互联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单一储能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此介绍一种基于电力制氢和超导储能的大容量低成本复合储能技术 — 液氢超导混合储能技术 (liquidhydrogen with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 LIQHYSMES) 。该技术利用电力制氢并液化储存,大大提升了装置容量,同时具有 SMES 的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此外,由于液氢储能部分和 SMES 共用制冷设备和冷媒,可以大大减少制冷成本。在分析了 LIQHYSMES 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经济技术性分析,举例分析了其在智能电网和未来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前景,仿真验证了其对不同时间尺度的不平衡功率均有较好的平抑效果,最后阐述了其规模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23

--------------------------------------------

基于广域时序数据挖掘策略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朱利鹏;陆超;黄河;苏寅生;汪际锋

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为电力系统中一些传统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在基于大数据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中,针对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难以准确捕获的问题,引入时间序列 shapelet 方法,从故障后 PMU 量测得到的动态序列中进行可靠的时序特征提取。通过融入错分代价的决策树算法,调整稳定 / 失稳样本的权重,使评估模型尽可能降低对失稳案例漏判的概率。 Nordic 系统算例对整体评估方案的测试表明,分类评估模型在保证高分类性能的同时,还可提供良好的可解释性,为特定系统失稳规律认知和在线监控提供进一步指导。

DOI :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24

--------------------------------------------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所涉及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电网技术编辑部所有,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我社的作品,务请提前联系我编辑部。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

长按二维码可以加关注哦!

欢迎关注英文刊CSEEJPES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