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今年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 「能源互联网」 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网党组战略指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一体两翼生态圈战略布局,系统提出涵盖战略目标、实施路径、主要任务的省级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 国网江苏电力率先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个能源互联网省级示范区。
一体两翼生态圈:以能源互联网建设与运营核心业务为主体,以能源互联网支撑业务和能源互联网新兴业务为两翼,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能源互联网」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在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它的背后,于国于民于企,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江苏,凭什么能够成为国网首家?
互联网时代,人们喜欢关注互联网经济给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却常常容易忽略一些现象—— 寒冬里空调呼呼声、手机充上电时叮得一声、黑暗中打开点灯那一声啪的背后,这些安全感来自何处?
设想一下,你在淘宝直播间抢到了新疆的葡萄干,快递从遥远的大西北发货时,你家冰箱用的电,也许同样来自于天山戈壁的大风车。
再假如,你过年过节离开北上广,回到老家,那这些来自大西北的电能,还可以自动识别需求,和你一起逃离北上广,改送到你老家。
这种灵活高效、如空气一般存在的用能方式,简而言之,就是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带来的用能体验,就像是装满了由各种形式能源转化成电能的 共享快递 ,只要用户有需求,它就会源源不断地从能源中心光速送到用户需要的地方。
以电为中心,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平台,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 ,支撑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和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 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 等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
一方面,能源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拓展能力。
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也将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能同时,带动电工装备制造业升级、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实现与社会各界合作共赢。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匮乏带来的能源压力,迫切需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化石能源所带来的大气、水、海洋、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不有效控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将因化石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而升高超过3℃,严重威胁生存环境。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迫切需求
江苏省是经济强省、工业大省,但一次能源资源贫乏,环境承载能力不高。目前,江苏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江苏面临的能源发展问题
●传统化石能源主要依靠省外供应,且陆上风电、光伏可开发总量有限。
●苏南苏北电源与负荷逆向分布,能源供应无法就地平衡。
●2019年,江苏省GDP总量9.96万亿元,占全国10.1%,单位GDP能耗0.346吨标煤/万元。单位产值能耗存在较大不足,现阶段经济增长对化工、钢铁等传统高载能行业依赖性仍较强。
●不同能源主体间缺乏统筹协调,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
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出发,国内以江苏为典型的城市能源发展现状,对能源互联网建设提出迫切需求。
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在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 率先开展理论研究、打造示范工程, 具备了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基础和底蕴。
01
来自当排头、做标杆的
定位要求
今年6月23日,毛伟明董事长在江苏调研期间,对国网江苏电力提出 当排头、做标杆的新定位、五个领先率先 的工作新方向。这既是肯定,更是希冀和厚望。
一直以来, 国网江苏电力都积极推动能源变革,先行先试走在国网系统前列 。但过去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国网江苏电力要求自身必须勇当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开路实践先锋,不断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样板。
02
服务尖子生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江苏作为尖子生的一贯要求。
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江苏的能源结构、利用效率、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了制约。
规划建设好省级能源互联网,对于江苏坚持能源安全底线、生态环保红线、能源变革主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保障江苏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网江苏电力必须发挥好电网优化配置资源作用,以电网为枢纽推动能源网络互通互济,推动可再生能源深度高效利用,满足能源市场多元化需求。
03
在国网战略下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紧密承接国网战略,提出企业发展四个转型的实施路径和构建一体两翼生态圈的战略布局。 其中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是物质基础,也是业务布局的关键所在。
建设能源互联网企业,国网江苏电力首先就要立足于电网技术、功能和形态的拓展升级,进而以互联网思维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升级,实现经营理念、体制机制、业务模式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
四个转型:即积极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业务向用能服务、管理向高效智慧、经营向质量效益的转型。
围绕能源网架、信息支撑、价值创造三大体系,国网江苏电力先后编制了《江苏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纲要》《江苏能源互联网示范区规划报告》。
着眼解决江苏能源发展瓶颈问题,国网江苏电力充分发扬争先、领先、率先精神,提出了 江苏能源互联网五化战略——以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配置智慧化、能源服务多元化 统领江苏全省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
按照2020年规划先行、2025年基本建成、2030年全面建成3步走策略,国网江苏电力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规划建设,推动国网战略部署在江苏率先落地实践。
实践率先,选取试点城市以点带面推进
战略实现,重在执行。
为全面承接国家战略与国网战略, 国网江苏电力 董事长肖世杰做出批示, 要求将盐城市打造成两个50%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城市 ,江苏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工作在国网系统率先全面开展。
根据江苏省各地市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能源基础条件,国网江苏电力对13个地市进行全面分析,按照定位清晰、特点突出、基础成熟的原则,探索城市能源互联网差异化发展模式, 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为试点,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先行实践样板。
肖世杰在《关于江苏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情况的汇报》上批示,明确了5个示范城市,其他地市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市县一体推进各具特色的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
? 南京:建设综合能源高质量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 苏州:建设智慧能源高效能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 无锡:建设数字能源高智享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 常州:建设绿色能源高品质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 盐城:建设清洁能源高比例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国网公司组织评审, 确定国网江苏电力作为唯一一家省级示范区 ,编制《江苏省级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规划报告》;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作为 市级典型样板示范区 编制《苏州市级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规划报告》。
城市能源互联网 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能源互联网在城市地区的承接节点和重要支撑。那——
能源互联网将给城市带来什么改变?如何破解城市发展困境?
简而言之就是洁、节、捷三个字。通过能源供应清洁化,让城市天空变得更蓝;通过能源利用高效化,让城市发展空间变得更大;通过能源服务多元化,让城市服务变得更好。
发展领先,抢占能源互联网建设制高点
◆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增量能源供应以清洁能源为主。十四五期间,江苏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将从19%上升到33%。
◆ 推动能源网络互通互济,形成系统设计、效能为先、元素齐全、功能清晰、多能互补、多元互动的新格局。
◆ 推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便捷化、一体化的能源服务,到十四五末,能源配置智慧化水平达到80%。
◆ 推动构建共建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引领能力。
"
据最新统计
1-10月,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5187亿千瓦时,预计全年用电量为6300亿千瓦时,与十三五初期的5115亿千瓦时相比,增幅约24%。用电量是经济的晴雨表。十三五以来,国网江苏电力全力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靠、互联互济、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的现代能源体系,支撑江苏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护航发展
支撑转型
科技创新
国网江苏电力进入能源互联网全面建设阶段,预期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形成江苏能源互联网建设实践方案。
看看江苏能源互联网建设有哪些重点示范工程——
△江苏省级能源互联网第一批示范工程
在省级层面,国网江苏电力重点打造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骨干网架、能源互联网协调控制系统平台和基础技术支撑平台。
±800千伏白鹤滩水电入苏工程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止于苏州市,输送容量800万千瓦,送电距离约2172公里。项目世界首创混合级联多端柔直技术,并在苏州常熟建设特高压直流换流站1座。 建成后,可向江苏提供大量清洁水电,优化江苏省能源结构,提升电网支撑能力。
△苏州能源互联网第一批示范工程
苏州根据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效挖潜空间大的特点,加快建设智慧能源高效能利用的城市能源互联网系统,率先建设国际领先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苏州工业园区主动配电网工程
苏州工业园区主动配电网示范区是目前中国建设规模最大的主动配电网示范项目。项目针对环金鸡湖区域(安全可靠供电示范区)、2.5产业园(绿色高效供电示范区)、苏虹路工业区(优质经济供电示范区)3个区域开展5个子项目的示范建设,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网架结构可靠、电力发展绿色、资源利用高效、电能供应优质、管理运行经济的目标。
根据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互联网战略要求,其他地市供电公司建设了各有特色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打造江苏能源互联网示范集群。
数字孪生电网全寿命周期
智能运检体系建设
项目将数字孪生技术等新技术向电网运检、规划、施工等专业进行了覆盖,在三维全息数字电网基础上,结合可视化监控、机器人、无人机等手段,汇集物联网感知设备信息,实现电力各类场景智慧应用。
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智能运检中心,国网泰州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 率先将无人机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融入电网运检实践,并取得了实质性质效提升。
- End -
责编:许阳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