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 ,是我国第21个记者节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 ,还是高山湖泊 ,身为记者 ,他们都会义无反顾的采集第一手信息。在第21个记者节期间 ,小编向各位介绍华电云南的一线记者们 ,他们身在大山身处 ,为外界不断的传达着电力工作者的丰功伟绩 ,记录着电力人的最美身影 ,讲述着华电人的最美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华电云南的记者吧!
1
@ 辜文兰
阿海公司
1986年生 ,中共党员 ,云南华电阿海公司通讯员。多年来 ,她一直远离城市的灯火辉煌 ,坚守在金沙江畔 ,无怨无悔 ,为推动阿海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忘初心 ,信念坚定。她精力充沛、热爱生活 ,总是保持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向上、向善、向美。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信念 ,她克服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克服自身狭隘的局限 ,克服自身的犹豫彷徨而选择了新闻宣传这份事业 ,并跟随自己的信念 ,去拼尽全力。
勤勉敬业 ,担当实干。一直以来 ,她都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忠于职守 ,尽职尽责。同时 ,她深知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 ,想要成为岗位上的能手 ,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 ,增强脚力 眼力、脑力、笔力 ,多次参加了新闻新闻宣传与新媒体应用高研班、新闻采编摄影短视频与新媒体运用高级研修班等培训 ,并考取了无人机操作证(航拍一级专业) ,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
不断突破 ,成绩斐然。近3年来 ,她撰写稿件300余篇在华电云南公司发表 ,20余篇在集团公司发表。多次在《中国电力报》《云南日报》《云南电力航协协会》《春城晚报》《丽江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平台发表。连续两年获《中国电力报》优秀通讯员 ,连续三年获华电云南公司、阿海公司优秀通讯员。摄影作品曾获中国华电集团新时代 新境界摄影比赛扶贫类二等奖 ,华电云南公司摄影大赛一等奖。
2
@ 吴建梅
昆明公司
吴建梅负责昆明公司新闻宣传管理工作 ,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刻苦钻研新闻宣传业务 ,紧紧围绕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 ,用热心激发写作源动力 ,用细心挖掘新闻闪光点 ,用精心锤炼文章感染力 ,用责任心唱响宣传主旋律。
记者 ,是一个记录时代的符号 ,是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一支笔 ,就是记者的武器;一张照片 ,便是记者奔走的理由 ,他们用笔和镜头传递真相、发出声音。
多一份耕耘才会多一份收获。每一天都致力于前往事实报道的第一线 ,每一秒都做好为第一时间报道要闻而艰苦奋斗的准备 ,拍照、采访、写稿、修图、制作微信成为常态 ,熬夜加班写稿便是家常便饭。曾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云南公司新闻宣传十佳优秀记者、昆明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三年来累计撰写稿件300余篇 ,外发稿件100余篇 ,为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建梅)
3
@ 付地红
黄叶飘飞的季节 ,我们迎来了第21个属于自己的节日。11月8日是新中国的第21个记者节 ,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和多个日子一样 ,这是平凡的一天。依然有人在拍照、写稿、编辑、仍然像平常一样工作 ,习惯了做镜头后的记录着。
不知不觉来到风场一年的时间了 ,这一年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 ,从学生时代走到工作岗位 ,所面临的一切都在改变。在工作中我每天辗转于重叠的现场 ,及时的记录着项目中的大事件 ,每次到现场拍好照片、编辑 ,及时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新能源 ,用一组镜头展现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不断的累积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
让我对记者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记者是责任、是公平、是重托、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伟大出于平凡 ,平凡蕴涵精彩。记者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工作者 ,正是因为有了记者才能让我们更近的去了解世界 ,用镜头演绎人间万象、用话筒传递国计民生、用行动探访民间疾苦、用文字书写人间正义、用直言鞭挞社会丑恶、用良心建设美好人生。记录下时代的故事。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追随本心、无问东西 ,记着初心、记者担当、记着坚守、记着作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愿所有的新闻工作者记者节快乐。
( 付 地红 )
4
@ 余春生
镇雄公司
"老余"今年工作四十年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三十余年 ,同事们戏称骨灰级记者。从参加工作至今 ,他先后转战云南的百川沟壑 ,从喷水洞电厂到昆明电厂 ,从昆明电厂到昆明公司 ,从昆明公司到镇雄公司 ,他忠贞不渝地从事着新闻宣传和摄影工作 ,成为工业摄影爱好者的智多星。他用简短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慧眼识珠的镜头记录了无数云南电力发展的里程碑。
30年 ,数以千计的新闻报道经他之手见报上网 ,数以百计的摄影作品在各类评选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大到中国百年水电的沧桑巨变、小到一线员工与机组设备的亲密接触 ,广到山川河流与高山云海、细到花草林木与虫鸟蚁兽 ,险到少人问津的烟囱水塔之顶、危到必须全副武装方可进入炉内临时平台 ,他始终坚持用写实的手法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员工 ,把手中的镜头永远对准他人 ,把自己留在镜头之外。
现在 ,镇雄公司正在经历1锅炉技术优化改造和1机组大修两件头等大事 ,为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他每日坚持两次深入技改现场采写新闻、拍摄参战人员出彩照片、记录技改关键节点 ,晚上编发技改新闻报道、制作推送微信抖音视频 ,为公司弘扬正能量 ,引领广大职工凝心聚力打赢技改攻坚战而默默奉献。
老余这三十余年的新闻宣传工作 ,努力在平淡艰苦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 ,他发现了美的瞬间 ,并为我们记录了下来。不仅如此 ,他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宣传人员 ,在他的指导下 ,共同记录电力的美好时光。
PROMISING
5
@ 曾德平
鲁地拉公司
曾德平 ,鲁地拉公司党建工作部宣传专责。从2018年初接手宣传工作以来不断学习宣传业务知识 ,强化巩固提高从业技能 ,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
2020年 ,在围绕鲁地拉公司抗疫保电、安全生产、脱贫攻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地企交流等方面主动作为 ,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为维护并宣传华电良好的企业形象贡献了力量。
另外 ,他积极与云南公司、集团公司以及行业内外媒体 ,积极宣传鲁地拉公司在云南公司领导下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先进经验 ,并获得上级单位、地方政府等的肯定。
6
@ 李咏梅
以礼河电厂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力 ,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作为一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 ,一样要用脚步丈量行走 ,用镜头捕捉瞬间 ,用心灵感受经历 ,用文字传播力量 ,当我们拿起相机 ,就是事实的记录者 ,当我们敲起键盘 ,就是新闻的传播者。
工作中 ,我们常常会为赶写一篇稿子挑灯夜战 ,为创新一个标题绞尽脑汁 ,为策划一次采访冥思苦想 ,当一篇篇文章、一个个镜头、一段段视频呈现在读者眼前 ,并得到认可的时候 ,所有的艰辛与痛苦 ,都会化作收获的喜悦和自豪。日复一日 ,我们一边采访、写稿 ,一边总结、思考 ,慢慢感悟、成长 ,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 ,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唯一不变的心愿望依然是——稿子质量和拍摄水平高些 ,再高些!
(以礼河电厂 李咏梅)
7
@ 张培
以礼河电厂
曾经很羡慕记者这个职业 ,认为他能用不同的视角看尽所有 ,诠释生活、工作的独特魅力。8年前当我背起相机拍下第一张新闻照片 ,我也成为了一名记者 ,虽然心里清楚自己只是一名企业的宣传人员 ,但我把自己贴上了标签 ,把记者的职业素养深深扎进内心深处 ,把对记者的热爱化作工作的动力 ,有机会我就下基层拍 ,时时向前辈、老师们学习 ,用第三只眼观察生活、用镜头记录工作的点滴 ,慢慢地我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 ,满眼都是好风景 ,我学会了走进每一张照片洞察其内心世界 ,也常常被感动。一晃8年过去了 ,我庆幸自己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得到很多老师的指点 ,结识了很多同盟朋友 ,满足了内心的虚荣 ,更重要的是点缀了我人生的精彩。
(以礼河电厂 张培)
8
@ 钱文丽
巡检司公司
接触宣传工作一年多 ,我习惯了发现世界的美好。在会议室 ,我变换角度、摆弄相机 ,思考怎样拍出不一样的会议照片;在生产现场 ,我听着设备轰鸣 ,站在颤动的护栏边 ,记录一双双粗糙的大手穿针引线;回到办公室 ,整理、写稿、总结、思考……这个过程是感悟 ,是成长。
融媒体发展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每次出游 ,照片的主角不再是我 ,而是一朵野花、一只蜜蜂或者一片晚霞。从收集素材、构思立意、寻找软件工具 ,到动手做海报、剪短视频、尝试vlog……即使结果差强人意 ,但随着经验一点点积累 ,也是欣慰的。我想成为拥有更全面技能的人 ,既发挥自己的特长 ,把工作做到极致;又掌握新技术、新手段 ,能够从事更深层次的报道。
我想作为记者的初心大概就是求是和创新了。做人如此 ,做事如此 ,做一名记者同样如此。未来的路上 ,我会不忘初心、心有所持 ,从容坚定地继续前行。
(钱文丽)
9
@ 王会竹
梨园公司
王会竹 ,梨园公司党建部宣传专责 ,2017年9月以来 ,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微信公众号运维、排版设计、摄影摄像、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等基础技能。
在工作的几年间 ,她根据工作需要 ,适时修订公司宣传管理处办法 ,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编写年度宣传工作重点 ,并组织策划宣传工作 ,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舆情应急预案演练 ,每月开展网络舆情监测 ,拍摄、收集公司重大事项及员工精神风貌照片视频等素材近4T ,设计印制公司3年年度荣誉册 ,撰写稿件100余篇 ,策划编辑微信100余条图文消息 ,制作宣传视频30余个 ,审核稿件近2000篇 ,制作展板100余块。通过技能提升 ,自主完成绝多数宣传工作任务 ,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部署 ,为公司节约宣传工作成本万余元。
基层工作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点 ,也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深知真实是新闻宣传的生命 ,她多次深入一线跟踪运维人员实际工作 ,报道他们最真实的精神面貌 ,获得一线同事的一致信任和认可 ,为做好公司宣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年年年初 ,她在厂值班 ,正逢防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她连续值班70余天 ,自主设计制作《疫情防控手册》 ,跟踪公司防疫保电宣传报道 ,撰写一线感人故事 ,及时通过公司宣传群发布防控疫情正面消息 ,期间还担任志愿者为返岗隔离人员送餐送物 ,为公司防控疫情作出正面积极努力。
期间 ,她主动联系丽江市级香格里拉本地媒体及权威行业媒体 ,积极向外投稿 ,逐渐扩大宣传矩阵和宣传效应 ,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企业形象。在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 ,她还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积极争取各部门负责人对宣传工作的支持加深全员都是宣传员理念宣贯 ,一方面积极分享宣传工作方面的技能知识 ,通过建立宣传工作群 ,打通宣传工作交流渠道 ,及时发布宣传重点消息征集宣传素材 ,根据宣传管理办法 ,及时核算兑现员工稿酬。到目前 ,宣传矩阵已形成 ,在公司营造了较好的宣传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得到上级单位、领导同事高度认可的同事 ,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自2017年以来 ,公司接连获得云南公司优秀宣传单位、优秀公众号等荣誉 ,2019年获得中国电力报优秀通讯站三等奖的荣誉 ,个人也获得云南公司十佳记者称号以及中国电力报优秀通讯员二等奖的荣誉。
(王会竹)
10
@ 夏鑫宇
梨园公司
夏鑫宇 ,中共党员 ,现任云南华电梨园公司维护部机械班A岗、团委宣传委员。
17年入职以来 ,一直扎根生产一线 ,他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以身边刻苦钻研的水电人为师 ,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为业。工作两年多来 ,在完成生产工作之余 ,已在云南公司内网及梨园公司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各类稿件六十余篇 ,宣传刻画水电人不怕吃苦 ,奋勇争先的无畏精神。他尽自己所长 ,以笔为戎 ,嬉笑怒骂 ,皆是水电人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 ,注重细节 ,新闻稿件中也展现一番水电人的幽默风趣。
持续阅读是他一直保持的良好习惯 ,阅读到好书便希冀于分享给身边的人 ,同时 ,他身先士卒 ,主动参加梨园公司举办的两届读书分享会 ,将自己的所读所想编写成文字 ,以慷慨激昂的热情 ,在分享会上畅所欲言 ,并获得阅读达人和阅读之星的称号。他与公司宣传专责通力合作 ,在梨园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指尖梨园中开设《读书会》一栏 ,将所读书籍推荐给公司员工 ,并号召大家一起读好书 ,齐分享 ,积极打造氛围浓厚的书香梨园。
写好每一篇新闻稿件 ,就是讲述好身边平凡的水电人所做的不平凡的事 ,就是展现出华电浓郁悠久的文化沉淀。在未来 ,他将不忘初心 ,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一如既往地诉说华电故事。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与技能水平是他的目标追求 ,既要用好手中的扳手与螺丝刀 ,也要拿稳绚丽多彩、魅力无穷的笔!
THE END
编辑:陈 振
图文:各基层单位
责编:杨万翠
主办:党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