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冷却塔

2022-09-21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百度资讯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冷却塔是一种可以冷却水的装置。水与流动的空气交换热量和质量,导致水温下降。开式冷却塔是一种利用水与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来散发工业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的设备。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空气经风机抽动后从进风网进入冷却塔;蒸汽饱和分压高的高温水分子流向压力低的空气,湿热(高焓)水从水播系统洒入塔内。水滴与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气表面与空气的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蒸发,即通过与不饱和的干燥空气传热带走水的显热,一部分水蒸发带走水中的潜热,从而达到冷却冷却水的目的。封闭式冷却塔利用水与盘管接触,盘管内冷却介质的热量通过管壁传热传递,达到冷却目的。闭式冷却塔内的循环水只在冷却塔内循环,与空气换热降温,然后与盘管接触带走盘管内工质的热量,供水管适当补水。与开式冷却塔相比,闭式冷却塔的明显特点是增加了盘管。

冷却塔是一种利用水与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来散发工业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的设备。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空气经风机抽动后从进风网进入冷却塔;蒸汽饱和分压高的高温水分子流向压力低的空气,湿热(高焓)水从水播系统洒入塔内。水滴与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气表面与空气的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蒸发,带到现在的冷却塔中带走蒸发潜热,即蒸发传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冷却塔是一种利用水与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来散发工业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的设备。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空气经风机抽动后从进风网进入冷却塔;蒸汽饱和分压高的高温水分子流向压力低的空气,湿热(高焓)水从水播系统洒入塔内。水滴与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气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蒸发,产生蒸发潜热。带走水中的热量就是蒸发传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以循环逆流式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为例:主机房的热水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管道、十字喉道、弯喉道、中点喉道泵入冷却塔的播水系统,水通过播水管上的小孔均匀地洒在填料上;在风机的作用下,低韩值的干燥空气从塔底进入风网。当热水流过填料表面时,会形成一层水膜,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湿度、高Han值的热空气从顶部抽出,冷却水落入底盆,通过出水管流入主机。一般来说,进入塔内的空气是干燥低湿球温度的空气,水和空气中水分子的浓度和动能压力存在明显的差异。风机运转时,在塔内静压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断蒸发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分子,剩余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会降低,从而降低循环水的温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蒸发冷却与空气温度(通常称为干球温度)是低于还是高于水温无关。只要水分子能不断蒸发到空气中,水温就会降低。然而,水蒸发到空气中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当与水接触的空气不饱和时,水分子不断蒸发到空气中,但当水-空气接触面上的空气饱和时,水分子不能蒸发,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蒸发的水分子数等于从空气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水温不变。可以看出,与水接触的空气越干燥,蒸发就越容易,水温就会降低。

1.按通风方式分,有自然通风冷却塔、机械通风冷却塔和混合通风冷却塔。

二、根据热水与空气的接触方式,有湿式冷却塔、干式冷却塔和干湿两用冷却塔。

第三,按热水和空气的流向,有逆流冷却塔、横流(AC)冷却塔和混流冷却塔。

四、按用途分一般空调冷却塔、工业冷却塔、高温冷却塔。

五、按噪音等级分为普通冷却塔、低噪音冷却塔、超低噪音冷却塔和超静音冷却塔。

6.其他如喷射冷却塔、无风机冷却塔、双曲线冷却塔等。

一般来说,工业或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是通过冷却水带走的。冷却塔的作用是将带余热的冷却水与塔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余热传递到空气中,散发到大气中。比如火力发电厂,锅炉把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做功,使发电机发电。汽轮机做功后的废蒸汽排入凝汽器,与冷却水换热凝结成水,再泵回锅炉循环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废蒸汽的废热被传递到冷却水,这提高了水的温度。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将热量传递给冷却塔中的空气,并从冲压器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应用范围:冷却塔主要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制冷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等领域。,多用于空调制冷、制冷、塑料、化工等行业。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