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

2023,光伏行业十大趋势

2023-03-11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会议推荐

《2022年风光项目开发地图》

《2022年企业风光项目清单》

咨询电话:18911205173(微信同号)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2年的光伏行业疯狂而艰难,超越风电跻身全国第三大电源,新增装机有望创下历年新高;然而价格泥潭之下,疫情反复、贸易壁垒,每个人都不容易。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2023年以万众瞩目出发,光伏行业又将如何谱写篇章,北极星在此抛砖引玉,致敬时代,解锁时光。

1、天下苦价格久矣,终回理性

回首十四五开局两年,双碳大局下的光伏行业头顶桂冠,赛道狂奔,但超高预期也引发了上下游产业链的供需矛盾,价格梦魇久久难以摆脱,硅料310元/kg、电池1.3元/W、组件每瓦2元以上,怨声载道之下等组件窘境频发。

2022年底拐点终至,仅一个月内硅料、硅片、电池市场成交均价最大降幅高达30%上,报价甚至出现腰斩现象。

(2022年11月底至今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

就新一年组件价格,主流观点大致有二,一方认为将跌至1.3~1.5元/W,市场已有低价报出;另一方则主张目前价格超跌非正常现象,短时间内即将恢复。但趋势难改,万众合力之下2023年的产业链价格终回理性,将再次迈上正常轨道,奔向新一轮周期。

2、大基地项目加速落地

从曾经的近90%到目前的50%以下,地面光伏电站占比下滑明显。进入十四五新时期,大基地项目接续成为地面电站开发的主要形势。

2021年12月底,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单公开,覆盖内蒙古、山西、青海等19个省区,总规模97.05GW。按照规划,其中2022年的投产容量达45.71GW。不过由于组件价格高企以及外送通道等原因,部分项目推进不及预期,这也意味着大规模并网将递延至2023年。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报,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总规模约4.5亿千瓦,除第一批项目外,第二批、第三批项目抓紧推进。

2023年正值十四五中期,随着上游产业链价格回归理性,身兼重任的央国企也将加速地面电站项目落地。

3、分布式光伏齐头并进,但挑战升级

地面电站退守之下,则是分布式光伏的昂首前进,特别是产业链价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对价格接受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成为市场主力。2022年上半年,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呈现三分天下格局。

接近用户侧、灵活性、高收益率,2023年的分布式仍将是光伏市场的重要半壁江山,但随着并网规模的飙升以及参与企业的变化,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挑战也将愈加艰难。

一方面,央国企跑步入场,在县域开发模式下,将进一步盘活整体分布式光伏市场。与此同时,头部民企集中扎堆,天合分布式、晶澳智慧能源、正泰安能、阳光新能源、晶科科技、特变电工……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并网的压力开始显现,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出台政策要求分布式光伏分摊辅助服务费用、市场偏差分摊费用,电网成本走高。且多地分时电价将光伏出力高峰调整为谷段、深谷段,未来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收益将率先受到冲击,新一轮洗牌接踵而至。

4、海上光伏项目起步

随着光伏电站用地矛盾凸显,沿海省份开始向深海挺进。

2022年,新能源标杆省份山东打响规模化海上光伏第一枪,将打造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高达42GW。与此同时,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正式打响全国海上光伏第一枪,10个项目总规模高达11.25GW,由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19家首吃螃蟹。按照政策,2022年和2023年的开工规模分别为3.8GW和4.7GW。

当然,需要重视的是,当下海上光伏在前期手续办理、项目施工建设、后期运维管理等各个阶段均存在着挑战。而行业困境也将进一步倒逼企业创新,新一轮海上竞赛鸣枪。

5、N型技术迭代加速

2022年被称之为N型技术元年,规模化量产此起彼伏,且技术路线百花齐放。TOPCon技术深受老牌传统企业青睐,HJT则成为跨界企业弯道超车的押宝技术,与此同时XBC技术进展超预期,有关三者谁将主导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的争论此起彼伏。不过,性价比仍将是摆在N型技术面前的试刀石。

2023年开始,在中国电建26GW组件集采中,多家二三线企业的P、N型组件报出同价,这也意味着新一年的N型迭代之战将更加激烈。

6、庞大产能规模下,内卷继续

近期,产业链价格急转直下,终端需求因素外,供应端产能释放同为推手。

十四五全新赛道,在旧、新势力的合攻之下,光伏产业链新增产能连创新高。2022年,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光伏扩产达到了近三年的巅峰,其中,硅料扩产规模达257万吨,同比增幅达56.23%;硅片/硅棒/切片达536GW,同比增幅58.11%;电池达629.05GW,同比增长了271.78%;组件377.8GW,增幅达136.57%。

随着价格回归理性,各环节迎接产能挑战的同时,疯狂内卷持续。

7、纠缠不休的非技术成本压力

对于终端投资开发商而言,除设备成本压力外,非技术成为更是无可奈何。特别是随着新能源开发成为为普遍共识,光伏似乎成为层层掠夺的唐僧肉,其中产业配套更是常规操作,或直截了当,将产业投资额与项目指标挂钩;或隐藏设置,在项目竞配评分标准中,将地方经济贡献纳入其中,包括投资合作、清洁供暖、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帮扶等等。

尽管顶层文件多次强调不得将强制配套产业或投资、违规收取项目保证金等作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但在新能源热潮下难以刹车。这一方面在于优质的新能源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的创收途径,另一方面资源竞争激烈,行业内卷严重。

对此,也有业内评论,支持合理的产业配套,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但不具备发展产业的条件硬上,不仅将阻碍新能源的发展,且产业落地也将难以持续。

8、央国企加速光伏制造

或配合产业配套,或保障供应链,在光伏制造领域,央国企开始动作频频。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央企和地方国企开展光伏制造项目,六大发电集团中仅大唐未见动作。

值得重视的是,除了常见的合作模式外,自建模式逐渐增多。如国家电投以黄河公司为平台,涉及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检测评价及组件回收等全产业链。2023年开年,国家电投再投5GW HJT光伏电池及组件。华能自建华能智链光伏组件OEM生产线。华电洪湖光伏发电暨光伏装备制造项目落户湖北洪湖市……

9、电力市场大潮下,投资收益测算将更加复杂

2022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事实上,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均已建成中长期电力市场,两批8+6共14个现货市场试点(广东、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上海、江苏、安徽、辽宁、河南、湖北)。参与电力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新能源消纳,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大,价格不确定将极大影响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决策。如去年的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新能源曾出现连续0电价的情况。

但新能源电力参与电力市场将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新建项目,未来投资收益率测算也将更加复杂。

10、资本市场大热,光伏IPO前赴后继

企业融资的绝佳渠道非资本市场莫属。随着光伏赛道大热,光伏企业扎堆IPO。据统计,2020年以来,共有62家光伏企业发起IPO申请。其中,40家企业已成功上市,3家企业中/终止上市,19家企业冲刺IPO进行时。仅2022年提起IPO申请的企业有24家,加之2021年提起申请,目前还在上市进程中的3家企业,这27家企业涵盖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累计募资超1200亿元。

2023年,十四五时期的关键中场,行业大热之下,资本市场风云仍将汹涌。

—END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往期精彩回顾:

六起案件的纠纷、涉诉金额约3.88亿元,某组件企业被起诉!

国家电网各区域2023年新能源工作重点:西北预计新增80GW

国家能源局部在征求意见,事关新能源开发利用

关于新能源用地用海政策!自然资源部最新回应

河北某地5.8万㎡河口违建光伏被拆除

点赞、在看、不失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