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

2023新能源车险五大发展趋势。

2023-01-21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高增,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56%;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有望实现同比+102%的增长。今年Q3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26.5%(同比+10 pct)。


预计新能源车2030年承保量将达1.22亿辆,占当年汽车总承保量的24%(2021年3%),预计2030年车均保费4208元,比传统燃油车高10%-15%。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5131亿元,占当年整体机动车险保费的36%(2021年5%)。


2022新能源车厂零售销量情况:



新能源车渗透率情况:



新能源车承保数量情况:



为什么新能源车保费高?



驾驶特性显著不同。新能源车的电机可以在启动时输出峰值扭矩,起步加速明显加快。


车主群体年轻化。新能源车车主中年轻群体占比较大,30岁以下车主占比超过35%,高潜用户中30岁以下占比则超过40%。


营运车辆占比高。以宋PLUS为例,在相同里程条件下,新能源款的每年使用成本较燃油款约低40%。因而,21%新能源汽车用于滴滴、美团打车等商业运营和租赁(传统燃油车仅为1%)。


相信随着新能源车的大范围普及加速,新能源车险在渠道、产品、服务、定位方面都将发生巨大革新。新能源车与传统车险发展趋势对比:



趋势之一:保险与科技加速融合


险企有望携手主机厂商,车险定制化、差异化、智能化时代也许并不远。


对于主机厂商而言,携手保险公司发力新能源车险市场意味着:1)销售业务增收。2)完善生态闭环,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


对于险企而言,携手主要主机厂商发力新能源车险市场意味着:1)更好完善风控模型,合理化、差异化定价。2)开发创新附加险,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产品需求。3)渗透新能源车生态,提升客户粘性。


趋势之二:渠道线上化程度加深


监管趋严,费用空间缩窄。随着将来车险自主定价逐步放开,渠道费用端仍有望进一步压降,车险代理人积极性减弱,直销与网销占比提升。


群体年轻化及汽车智能化加深线上化车险渗透。新能源车主集中于年轻群体(30岁以下车主占比超过35%),对于线上化操作接受度更高;车载系统及配套App的深度嵌入及生态融合,也将使得新能源车险线上化成为大势所趋。


趋势之三:整车厂商话语权增强,图谋汽车后市场


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产销一体化生态。从掌握核心零部件、一体化压铸生产整车,到直营把控销售渠道,再到延展包括新能源车险等在内的汽车后市场,叠加海量的用户数据和车辆数据加持,新能源车新势力品牌将逐步打造新能源车产销一体化生态。


主机厂商与头部险企采用总对总模式,未来主机厂商话语权有望增强。截至2021年末,全国4S销售服务网络数共2.9万家,拥有100+家4S店的经销商集团仅14家;新能源车网点数达0.6万家,其中展厅/体验中心数量占比高达48.5%,主流新能源车品牌在一二三线城市的网点覆盖率几乎都达到100%。


保险经纪牌照只是主机厂商构建汽车生态圈的开始。车企发力车险业务,在投保、出险、续保、维修、理赔等多个场景下与用户建立连接,进而重塑车企与用户的关系。对于汽车厂商而言,车辆交付仅是车企创造价值的起点,将以车险为服务抓手,并开拓更多车后生态、车主权益等服务体系。


趋势之四:保险于无形,融入车生态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塑造崭新车生态。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一步融合,将使得其生态体系从生产销售延展至广阔的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金融、养护、维修、租赁、IT、文化等在内。


整车业态打通,保险融于无形。当车生态的业态布局趋于丰富完善,车险仅仅是后端消费市场的其中一环。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险将充分融入汽车生态,成为真正实现服务体验高效便捷、价格差异化与合理化、产品多样化的创新保险产品。


趋势之五:中小险企竞争压力大,大型险企渗透率提升


目前新能源汽车车险更集中于头部险企。由于新能源主机厂商与头部险企采用总对总模式,头部险企的新能源车险市占率显著高于其他中小财险公司,目前财险老三家(人保财、太保财、平安财)燃油车商业险件数占比为66.6%,而其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件数占比达71.2%,显著高于燃油车的占比。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整体赔付率更高使得中小险企发展对于新能源车相关业务也相应更为谨慎。


从长远来看,中小险企在产品定制、费用管控、风控定价、车企合作等方面弱于大型财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领域所面临的压力更大。从几个维度来看:


产品定价:中小险企保单数量显著少于大型险企,数据积累和定价模型难以完善,进而限制产品风险定价能力。


费用管控:新能源车险整体费用率空间较小,大型险企规模优势更为明显,因此费用空间优于中小险企,原本中小险企增加费用以打通渠道的手段不再适用。


风控定价:中小险企风控定价能力较弱,加之新能源车保有量有限、模型不完善、资本实力相对较弱,这些因素也使得其难以应对新能源车险潜在的高赔付水平。


车企合作:大型险企在保单体量、服务渠道和网络、科技水平等方面更具优势,主流新能源车企均选择大型险企展开合作。


来源:安信证券 张经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更多车险资料:

欢迎登录今日保条知识星球。你不必花时间一个一个去找资料,用一本书的钱(158元)可以读一年内容不断更新的书,还可以结交全国各地的圈内朋友(有VIP交流群,鼓励私加好友,可以资源整合,人脉关系引荐,业务盘活)。星球上现有5000+篇保险行业资料,4000+人已经加入,长按下图二维码看最新资料目录  ↓
↓点击阅读原文和小保联系      点在看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