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搭载夜视系统的乘用车销量大增
2019-2021年中国搭载夜视系统的乘用车销量
来源:佐思汽研
随着红外探测器成本下降和政策逐渐完善,车载红外夜视市场前景可观
像元尺寸变小,带动了红外探测器成本及系统集成成本的双降。目前,睿创微纳公司已成功研发出了世界首款像元间距 8μm、面阵规模 1920× 1080 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该产品能够满足高端产品高分辨率、轻量化的需求。
来源:佐思汽研
红外成像技术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正在兴起
来源:FLIR
2021年5月,ADASTEC在其flowride.ai自动驾驶平台集成了两颗Teledyne FLIR热像仪,重点提升了对道路、道路附近以及公交车站等所有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的探测和安全。
红外成像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来源:佐思汽研
《2021年车载红外夜视系统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160页
01
车载红外夜视技术介绍
1.1 红外线定义及分类
1.1.1 红外线与其他四大传感器优劣势对比
1.1.2 红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1.1.3 红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分类
1.2 红外热像仪定义及工作原理
1.3 红外探测器定义及分类
1.4 红外夜视技术
1.4.1 夜视技术分类
1.4.2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
1.4.3 被动红外夜视技术
1.5 红外夜视相关法规
1.6 车载夜视辅助驾驶系统定义
1.6.1 车载夜视辅助驾驶系统优点
02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市场分析
2.1 2015-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
2.2 2020年全球红外热成像市场份额
2.3 2019-2021年中国车载红外夜视市场规模
2.4 2019-2021年中国搭载汽车夜视系统的汽车销量(分价格)
2.5 2019-2021年中国搭载汽车夜视系统的汽车销量(分车型)
2.6 2019-2021年中国搭载汽车夜视系统的汽车销量(分地区)
2.7 车载红外夜视产业链
2.7.1 红外夜视系统产业链
2.7.2 产业链厂商布局
2.7.3 国内外主要夜视系统供应商产品对比
2.7.4 国内外主要夜视系统供应商技术路线及目标市场
2.7.5 国内外主要热像仪供应商产品对比
2.8 市场及技术趋势
2.8.1 技术趋势
2.8.2 市场趋势1
2.8.3 市场趋势2
2.8.4 市场趋势3
03
主机厂夜视系统应用情况
3.1 主机厂红外夜视系统应用概述
3.1.1 应用现状
3.1.2 技术方案
3.1.3 系统开启及实现方式
3.2 宝马
3.2.1 宝马夜视系统简介
3.2.2 宝马第三代夜视系统
3.3 奔驰
3.3.1 奔驰夜视系统简介
3.3.2 奔驰夜视系统构成
3.3.3 奔驰夜视系统的操作和启用条件
3.4 奥迪
3.4.1 奥迪夜视系统简介
3.4.2 奥迪A8L夜视系统主要功能
3.4.3 奥迪A8L夜视系统的摄像头和控制单元
3.4.4 奥迪A8L夜视系统使用条件和操作说明
3.5 通用
3.5.1 通用鹰眼夜视系统
3.5.2 通用Superhuman Lidar
3.6 大众
3.6.1 大众红外夜视系统
3.6.2 大众途锐红外夜视系统构成
3.6.3 大众-辉昂夜视系统装配情况
3.7 比亚迪
3.7.1 比亚迪夜视系统
3.7.2 比亚迪思锐HUD夜视系统装配案例
3.7.3 比亚迪激光夜视系统
3.8 其他案例
3.8.1 劳斯莱斯夜视系统装配案例
3.8.2 DS7夜视系统装配案例
3.8.3 宝沃夜视系统装配案例
3.8.4 标致508L夜视系统装配情况
3.8.5 红旗H7夜视系统装配案例
3.8.6 保时捷汽车夜视辅助系统
3.8.7 丰田夜视系统
3.8.8 岚图FREE夜视系统
3.8.9 苹果汽车夜视系统
.................................
04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供应商
4.1 Veoneer
4.1.1 公司简介
4.1.2 车载夜视系统研发及应用
4.1.3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技术演进
4.1.4 第三代车载夜视系统特点
4.1.5 第四代车载夜视系统特点
4.1.6 与FLIR合作量产热成像系统
4.2 轩辕智驾
4.2.1 企业简介
4.2.2 母公司高德红外简介
4.2.3 红外夜视技术路线图
4.2.4 远红外夜视避障系统
4.2.5 远红外夜视避障系统IR313参数
4.2.6 商用车自动驾驶融合解决方案
4.2.7 车载红外热成像辅助驾驶系统
4.2.8 合作伙伴
4.3 保千里
4.3.1 公司简介
4.3.2 汽车夜视系统
4.4 飒特红外
4.4.1 公司简介
4.4.2 汽车内置式夜视系统NV628功能
4.4.3 汽车内置式夜视系统NV628性能参数
4.4.4 汽车外置式夜视系统NV618W(WIFI版)特点
4.4.5 汽车外置式夜视系统NV618W(WIFI版)性能参数
4.4.6 车载融合双通道夜视系统NV618S特点
4.4.7 车载融合双通道夜视系统NV618S性能参数
4.4.8 合作伙伴
4.5 天智汽车电子
4.5.1 公司简介
4.5.2 全彩车载夜视辅助系统Duovox V9特点
4.5.3 车载夜视辅助系统产品性能对比
4.6 BrightWay Vision
4.6.1 公司简介
4.6.2 夜视系统
4.6.3 夜视技术:主动门控成像系统 (AGIS)
4.6.4 夜视技术:Gate Image Sensor(门控图像传感器)
05
车载红外夜视仪供应商
5.1 Teledyne FLIR
5.1.1 企业简介
5.1.2 FLIR 热像仪PATHFINDIR II特点
5.1.3 FLIR 汽车热成像开发套件(ADK)
5.1.4 汽车诊断专用红外热像仪FLIR TG275
5.1.5 FLIR 无人系统战略
5.1.6 FLIR 热像仪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应用
5.1.7 Thermal by FLIR合作伙伴计划
5.1.8 FLIR与VSI Labs合作在AEB系统中融合热传感器
5.2 AdaSky
5.2.1 企业简介
5.2.2 AdaSky 远红外(FIR)传感技术
5.2.3 AdaSky Viper被动式远红外线固态摄像头
5.2.4 Viper工作原理
5.2.5 Viper系统效果
5.3 Ophir
5.3.1 公司简介
5.3.2 汽车夜视摄像头相关产品(一)
5.3.3 汽车夜视摄像头相关产品(二)
5.4 Stoneridge -Orlaco
5.4.1 公司简介
5.4.2 汽车夜视摄像头(一)
5.4.3 汽车夜视摄像头(二)
5.5 Lynred
5.5.1 Lynred 简介
5.5.2 Lynred车载红外产品开发方向及规划
5.6 艾睿光电
5.6.1 艾睿光电公司简介
5.6.2 母公司睿创微纳简介
5.6.3 母公司睿创微纳战略规划
5.6.4 母公司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技术布局
5.6.5 艾睿光电车载红外夜视领域布局及优势
5.6.6 艾睿光电车载红外夜视系统Xsafe-II性能参数
5.6.7 艾睿光电车规级车载红外热像仪
5.6.8 艾睿光电车规级车载夜视红外热像仪Asens M特点
5.6.9 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车载产品
5.6.10 艾睿光电智能红外热成像昼夜安全驾驶传感器解决方案
5.6.11 艾睿光电发布红外开源平台
5.7 大立科技
5.7.1 公司简介
5.7.2 EX-25N车载红外热像仪
5.7.3 车载红外热像仪EX-VI系列特点
5.7.4 车载红外热像仪EX-VI系列应用
5.8 北方广微
5.8.1 公司简介
5.8.2 被动式红外车载夜视仪
06
车载红外摄像头模组供应商
6.1 韩华系统
6.1.1 韩华系统开发高性能3D自动驾驶夜视摄像头
6.1.2 韩华系统QuantumRED智能热成像引擎模块参数
6.2 SEEK Thermal
6.2.1 公司简介
6.2.2 Seek Thermal车载红外摄像头Micro Core?产品特点及参数
6.2.3 Seek Thermal车载红外摄像头Mosaic Core?产品特点及参数
更多佐思报告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主机厂自动驾驶 | 汽车视觉 | 高精度地图 |
商用车自动驾驶 | 汽车视觉(下) | 高精度定位 |
低速自动驾驶 | 汽车仿真(上) | OEM信息安全 |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 汽车仿真(下) | 汽车网关 |
汽车与域控制器 | 毫米波雷达 | APA与AVP |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 车用激光雷达 | 驾驶员监测 |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 车用超声波雷达 | OEM车联网 |
汽车分时租赁? | Radar拆解 | 车载语音 |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 充电基础设施 | 人机交互 |
汽车智能座舱 | 汽车电机控制器 | L4自动驾驶 |
汽车操作系统 | 混合动力报告 | L2自动驾驶 |
座舱多屏与联屏 | V2X和车路协同 | 燃料电池 |
合资品牌车联网 | 路侧智能感知 | 汽车功率电子 |
自主品牌车联网 | 特斯拉新四化 | 汽车IGBT |
戴姆勒新四化 | 比亚迪新四化 | 线控底盘 |
大众新四化 | 华为新四化 | 转向系统 |
四维图新新四化 | 新势力Top4 | 车载显示 |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 T-Box市场研究 | OTA研究 |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 HUD行业研究 | 智能后视镜 |
Tier1智能座舱(上) | 汽车数字钥匙 | 商用车车联网 |
Tier1智能座舱(下) | 汽车线束、线缆 | 商用车ADAS |
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基地 | 无线通讯模组 | 汽车5G |
智能汽车个性化 | 汽车功率半导体 | 模块化报告 |
汽车云服务平台 | TSP厂商及产品 | 飞行汽车报告 |
专用车自动驾驶 | 座舱SOC | 汽车照明 |
农机自动驾驶 | 汽车MCU研究 | 汽车座椅 |
无人接驳车 | 传感器芯片 | 汽车MLCC |
港口自动驾驶 | ADAS/AD主控芯片 | 自动驾驶法规 |
矿山自动驾驶 | AUTOSAR软件 | 智慧停车研究 |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 软件定义汽车 | 自动驾驶重卡 |
ADAS数据年报 | E/E架构 | 域控制器排名 |
T-box排名 |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赵先生:18702148304(同微信)
廖女士:13718845418(同微信)
上一篇:“高科技慧眼”——红外热成像
下一篇:涨知识: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