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测温枪?什么是红外线感应测温仪?到底有多少种红外测温设备?测温仪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2022 年 6 月 6 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 357 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京疫情进入扫尾清零阶段,针对本轮疫情发生的社区传播的特点,为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提高测温设备精准性势在必行,社区防控组负责人建议卡口处尽快淘汰测温枪,加快安装红外感应测温仪。
自 2019 年底疫情发生以来,测温类的产品已经遍布各处,出门赶飞机乘火车坐地铁要测温,去餐馆咖啡商场要测温,去小卖店菜市场也都要测温,测温产品也可谓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从那时候开始针对测温到底准不准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那么针对这各式各样的测温设备,我们今天来捋一捋测温仪到底是什么,测温仪真的能准确测温,防疫测温真的有必要?测温产品底是不是智商税。
什么是测温仪?测温仪表面意思就是能够测温的仪器,疫情之前,很多人没有接触过,但是家里有孩子的都接触过耳温枪,耳温枪就是测温仪的一种。测温仪分为工业测温和人体测温,区分主要是测温精度和测温量程。工业测温是另外一个范畴,应用已经很成熟和稳定了。测温枪其实也是红外感应测温仪的一种,原理都是利用红外热辐射,把相应辐射强度换算为温度值的一种仪器。因为此类设备只是测量表面温度,因此就注定了其本身易受到干扰的致命弱点。
工业测温仪
市面上存在的测温仪主要分为: 1、点温枪;2、通过式红外测温仪(门) 3、热成像式红外测温仪;
其中:1、点温枪也叫额温枪,腕温枪,耳温枪等,通常是近距离或半接触主动发射一束红外线来测算出辐射强度换算为温度值,缺点是只能单点测温,近距离半接触测温,对于防疫效率、非接触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优点是价格便宜,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耳温枪
额温枪
2、通过式红外测温仪(门),这类稍微大型的设备原理和点温枪是一个原理,只不过增加了传感器数量和安装方式,有的是安装于安检门上部或者中间部位,人员经过时自动主动发射红外线进行测量,优点是不用人员盯着,避免接触,缺点仍旧是单点测温,效率低下但是售价从百元到万元不等了。产品形态有门式、面板式、支架式等;
测温门
测温门+人数统计
支架式测温仪
手腕式测温仪
3、热成像式红外测温仪是目前几种测温仪里最高端的了。这个设备原理和前两种不太一样。任何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无时无刻向外辐射红外线。因此热成像式红外测温仪本身不主动发射任何辐射,只是被动接受物体无时无刻向外发射的红外线,这个才是今天北京市政府提出的红外线感应式测温仪。
热成像式红外测温仪的特点主要是:非接触远距离测温,可在 0.5-10 米处测温,无形中避免了近距离接触,降低传染风险;多人成像测温,可同时对多人边成像边测温,测温效率最多可以达到 500 人/分钟。可针对超温人员报警提醒并截图,对于溯源追溯有巨大帮助。适合增加口罩提醒、人脸识别、健康码行程码绑定等智能功能。市面上热成像式红外测温仪的形态主要有手持式、面板式,门式,支架式等多种形态,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测温人数来选择不同的产品形态。产品价格从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手持+固定热成像感应测温仪
一体式机动化多人体温筛查系统
超远距离大范围人体温度筛查系统
机动式手机插件式测温仪
红外人脸识别测温面板机
门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
看了这五花八门的测温产品,无论高端还是低端,无论大厂还是杂牌,产品本身受技术原理的局限,都逃脱不了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弱点,有弱点并不是说这类设备就不能够使用,红外人体测温最早的应用其实非典时期就开始了,经过近 20 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国内专业从事本行业的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温度修正算法体系,干扰因素已经大大降低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专业的品牌可靠的公司是基本的保障,杂牌小厂家没有技术积淀,是无法在短时间做出算法稳定测温精准的产品的。那么,即便是这样,要想保证测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发挥测温设备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设备的使用环境仍旧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何更好地使用红外测温仪:作为一个计量工具是具有标准的使用要求的,最关键的是具有符合要求的使用环境,尽可能屏蔽干扰源,这就是机场、火车站、机舱内、室内、车厢内、楼宇内测温更精准稳定的主要原因。试看现在的社区防控,大部分是露天,高温暴晒,寒风刺骨,风吹雨淋的环境,人体体表的温度随时根据这些环境条件在变化,怎么可能测的准呢?
在此针对北京市疾病防控工作组提出相关的建议:产品技术的先进性需要建立在规范的使用上,如果不具备标准的使用环境,不遵守科学规范的使用方法,再先进的红外感应测温仪也同样发挥不了他的价值。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交流,希望这次关于淘汰测温枪安装红外感应测温仪的建议不被一些利益群体所利用。
为首都,为抗疫,为人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