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

【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科普专题片】治未病筑防线中医药显神威

2022-12-25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今年3月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可能性。7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构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道防线。在广西,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科研成果‘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也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一举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盛夏时节,不少市民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寻求避暑消夏、治疗亚健康的良方。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医师望闻问切便可大致了解患者的苦楚。

谢胜,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第六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由他带领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之一。

中医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主要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也叫作病后防复三个方面内容。在现代人看来,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健康中国的建设当中,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在预防保健的主导作用。

尽管《黄帝内经》早已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历代中医大家也不断丰富新的认识,但在当下,治未病的研究和实践依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十几年前,谢胜就着手带领团队开展中医治未病的研究,对传统理论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汲取精华,古为今用。

项目团队传承创新,以脾胃调和五脏作为治未病的突破口,构建四象脾土和五脏模式体系,为推动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范式。

传统中医学理论相对晦涩,理解起来较为费劲,谢胜团队率先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疗,便于临床操作。

红外热成像技术有非常好的技术优势,它可以使比较抽象的概念非常形象地可视化地展现出来,还能很好地反映人体气血的动态变化,所以也有人说红外热成像技术实际上是天人相应的一个窗口,更好地指导我们临床的应用。

基于四象脾土和五脏理论,谢胜团队将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科技红外热成像技术相融合,创新构建了具有体质-疾病相关、脾胃时枢调衡优势的中医4P健康管理模式,研发出APP互联网+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根据个体体质状态的不同,制定具体的体质管理方案,通过守神、调气、固精、食养、动形、疏络等方法,全面规范指导个人进行疾病干预,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制定健康服务,真正让每个人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来。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每天都可以看到页面的动态,给病人的处方,是辩证论治的中药方,在体质辨识档案上,我们给他做了体质辨识,调理方面给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包括药膳的推荐,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基于四象脾土和五脏理论,谢胜团队还研究形成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实现了外治疗法的规范与靶向治疗。其中,背俞指针疗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有效率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下降。

脾胃病很多疾病的发生都跟脾胃气机的紊乱有关,最后导致肝肺、心肾还有任督气机的升降失衡,最后影响到疾病的发生。而背俞指针疗法主要是在足太阳膀胱经,以指代针进行治疗,进而实现一个俞穴-经络-脏腑-细胞轴防治疾病的方法。

经过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团队已将中医4P健康管理模式有效实施应用于多个慢性病防治,11项关键技术被纳入常见病、疑难慢病以及新冠肺炎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此外,团队研发的治未病系列制剂,包括各式经方、膏方、药膳、药茶、药酒、防疫产品等共9大类130余种,已被广泛用于重大疫病、疑难慢病、内伤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医院药学部基于四象脾土和五脏理论,目前服务患者130余万人,转化效益3.9亿元,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暴发初期,谢胜团队就推出了用于抗疫的益气清瘟饮,谢胜还主持制定了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随后,团队结合时下气运特点以及广西地区人群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分析核心病机和发病规律,对中医药防疫方不断进行更新换代。今年3月,针对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患者,谢胜团队在一人一方中医口服中药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中药制剂泻白清瘟饮鼻腔冲洗疗法。

有些病人反复出现咽拭子阳性,开展了泻白清瘟饮鼻腔冲洗之后,核酸检测很快转阴。前期的内服中药不能直接作用到鼻腔粘膜,通过中医药的鼻腔冲洗,能够使鼻腔粘膜的病毒载量很快降低,很快使核酸转阴,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达到临床的治愈标准。

根据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泻白清瘟饮作为广西的防疫中药广泛应用于百色、防城港等地的疫情防控中,累计发放130万人份,对于保护当地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助力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从去年以来在广西发生的几次本土疫情当中,中医药的参与率实现了100%。

战疫两年多来,中医药不断以显著的疗效受到全球关注和肯定。在广西的抗疫过程中,谢胜团队的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医治未病研究的推进,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才占据着主导位置。随着谢胜团队研究成果渐入佳境,他也培养了大批治未病领域的专业人才。

潜心问道,求知探理,以人为本,守正创新。20多年来,谢胜团队从未停止探索脚步,埋首浩瀚医典,投身临床研究,防患未然病症,守卫百姓健康。他们通过构建与应用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体系,丰富了脾胃为枢的天-地-人时位辨证观和脾胃时枢调衡理论,进一步传承医圣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治未病思想,为广大百姓筑起疾病防治的守护墙。谢胜团队将继续着眼于解决中医药重大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为双轮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需求,为健康广西作出新的贡献。

获得科技进步奖,是党和政府对中药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团队近20年来治未病实践的认可。我们要用更加认真科学严谨的态度,进一步的传承创新好中医药,把团队创新的理论、方法、技术用在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在重大疾病的治疗当中去。

来源:广西卫视八桂科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