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弯路,申论根本不用积累,说积累的都是套路或者装逼的
江苏申论73-75的水平,不算高,但是只要不去大神岗头铁,上岸足够了(你行测不拉夸的情况下)
本人已上岸,从来没积累过,当时复习期间一看学习强国,半月谈,人民日报就想睡觉,考上了倒是反而能耐下性子看了
申论就是一切来源于材料,抄抄抄就对了
要想申论高分,积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材料,做完一套卷好好去分析材料,分主题,分对策问题,每一篇材料说得什么,行文是啥逻辑,每一段材料的逻辑结构是啥,当言语去做,你把材料读懂了,就知道要抄哪些东西,要怎么分层了,我做粉笔批改,基本上20分的题,能拿个17-18分
还要好好审题,多思考下题目要你答什么,怎么个结构去答,要去文段找哪些点
拿粉笔批改批,批完别急着看答案,继续改,继续批,批到20分能拿18分,再去看答案,看完粉笔
就这样
为什么推荐你们粉笔,因为粉笔的思路适合应试,粉笔就是鸟枪法,把所有认为是点的都写上去,总能写个八九不离十,反正多写又不扣分,适合大多数新人和对申论一筹莫展的,我也是从粉笔开始的,再让你看其他机构答案,是查漏补缺,到后来,把面试练强了,了解了政府那些东西,回过头去看粉笔,你就会觉得粉笔答案也不咋地,他只是最适合答题的答案,但不是最优答案,现在带小伙伴做申论我已经不用机构思路了,在让我去考,我有把握78+
申论要高,你前面小题得分要高,60分小题,你得拿45分以上,45是保底,最好是能拿到48分,上不封顶,后面大作文也是抄,把论点找对了,把材料里要抄的句子画出了,换个说法抄上去,例子还是抄材料,换个地名,换个类似的事件继续抄,保你26,27分的作文不成问题,26,27就是平均分而已,这加起来就74分了,大作文又不看你词藻华丽,看的是论点对不对,逻辑结构好不好,论证合不合理,抄就对了,语句上小学生作文就行了,当然你想30+以上,那当我没说,我是去考试上岸,不是去参加作文大赛的
申论最重要的是啥?是不要脱离材料!
哪需要你积累,学习强国,人民日报那些东西,你真能记得住吗?还不是当个新闻看,看完就忘的,很多人申论不好,不是积累不够,是思维的问题,思维缺少最基本的框架
要!
那不是为了申论积累的,是为了面试积累的,好词好句是面试时候用的,还有那些事例,时事,是给你面试答处理题提供创新思路的,你笔试成绩出来到面试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你是来不及积累的,平时就要为面试去积累,除非像去年江苏,疫情延迟给你6个月时间去积累
理论上,面试积累也根本不需要看学习强国这些,只要你练的题够多,多和不同的小伙伴练题,靠自己整理框架和学习小伙伴就能积累起来,我面试期间从不看人民日报,就从小伙伴那,也能积累很多,我这人就是实用主义,既然你们信积累,那你们就去积累吧,我直接学你们的多好,省心省力还不走弯路,你初期是盲目积累,我跟你练面试,学你的,学的必然都是你觉得面试能用上的,我找不同小伙伴练,说不定最后我积累的还比你多
不过反过来,面试练好了,会对你的申论有帮助
面试练的是框架,处理题的框架,以及每个面试考点的大概内容你要了解,对申论看材料是有帮助的,能让你更快速的看懂材料,找准点
所以,建议面试申论一起练,单纯练申论真不需要去积累
如果硬说要积累,那也是积累一些专业名词和短句格式,方便概括,其实你面试练多了,那些话,你自己都能编的,排比随口就能来的
政府解决问题,就那几个法子,做事儿就那么几个流程,公务员考试就那么些考点,你去把他理出来,有对策就能倒推问题和原因,申论考察的主题和面试的考点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那几块,你对这些了解了,心里有了基本框架,看材料就会非常清晰,找答题点就会变得敏感了
做申论看材料,心里要有个框架,我不看材料,光看问题,知道考哪个主题,不看材料我就能把这题写出来,无非就是那些点,只不过材料是用具体语言表达,而我没看材料只能写框架,有这个基本框架在心里,方便你理顺材料,答题点一找一个准,这个框架也是面试用的,面试我看完题就能现场答,不用打草稿,而且我内容完整,我答完,其他人基本没得答了,相对来说,我申论不算好,我是面试好,面试特别特别需要框架,有框架在,加上足够的语言积累,就能让你现场答题,不用思考,甚至包括演讲也可以张嘴来,如果你对面试考察的主题足够了解,框架足够完整,答结构化小组,你能让对方没话说,你答完对方只能重复你的内容,评价时候甚至说不了你的缺点,相反,你评价对方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发现对方的缺陷,还可以顺便帮他把答案也补上,让对方回应的时候再次没话说,这就是依赖框架的完整,结构化也是如此,框架足够完整,最好的顺序就是一号签,你就是后面评分的标杆,全场第一个答题,让后面的人无路可走,无话可说,直接压低了整个考场的平均分,你想想后面24个人只能一遍遍重复你的内容,关键还没你完整,考官不得听得抓狂,分能高过你吗
这个基本框架是要大量申论和面试的题目总结积累的,还要去学习主题
真正积累的,是这个,不是盲目的去积累,盲目的看学习强国
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考了好几年才上岸的,感同身受,深知考公艰苦,所以提供一下方向,因为和我一起总结的小伙伴还没上岸,所以我不能把具体内容分享出来
最后想说的是,公考一定不要瘸腿,你能70+75,或者75+70,差不多就够了,面试也不需要你80+,你能有个78.5,79,差不多了,全场24个不需要你第一,你能第四第五,基本上上岸就是一两次考试之内的事了
当然你非要盯着江浙省会的热门岗,那当我没说
个人理解
不管行测,申论,还是面试,都考一种能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测,是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加固底板,补足短板,还要学会布局和适当放弃,寻求平衡
申论,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并根据材料解决问题,重在分析和发现,一切源于材料,一切回归材料
面试,还是找出矛盾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深层次问题,再解决问题,先解决目前问题,再解决长远问题,形式上,一样如此,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正,让自己举手投足变得更优秀,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形式其实很值得琢磨的
政府做事儿,其实也是这样的,不信你去整理一下
这里还想着重强调一下形式,面试内容为王,没错,但是形式是内容的载体,面试打分毕竟还是有主观因素的,你的形式不好,语速快,小动作,语音从头到尾一个调子,断句
还有哦,因为我精心雕琢形式,能提升个人气质,线下还被小姐姐一见钟情倒追哦,你的气质能吸引小姐姐,也就能吸引考官,审美都是相通的,练好形式不亏的,还能给你解决个人问题
别太刻意去积累,当你练面试的时候,能出口成章一篇演讲,你的言语就比80%的人华丽了
还有大作文的误区
申论大作文,其实真的完全不需要你去发散,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大作文要有亮点,大作文要去背诵,大作文要不拘泥于材料,是吧,题目确实说了根据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但是,其实吧,论点上就不要去脱离材料了,我赞成你事例可以材料之外自己写,但论点真的别过度发散,其实大作文,总论点,三个分论点,包括每个分论点里的1-2个小论点,材料都会给你,包括危害好处都给你了,大作文其实真的就是抄,你要知道,大作文,不管他题目怎么设置,本质上,大作文就是将一篇一万字的材料浓缩成1000字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真的不复杂,不知道为啥很多人怕大作文,我前面说了,公务员考试,本质上就是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结合到申论里,其实就是别人做的好的咱要借鉴,做的不好的咱要引以为戒,不管好问题坏问题,都是要敏锐的发现问题
一万字的材料,说穿了,其实就叫先行者经验,小作文看你会不会总结先行者经验,而大作文,不管题目怎么绕,本质上,是考你会不会现学现卖,所以,抄就对了
各位小伙伴门,马上就要江苏面试了,面试比较有心得,给大家提供个方向,多的不说了,保护小伙伴
公务员面试吧,就像积木,首先吧,你得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整体框架
然后呢,把你的框架细化,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断的去细化你的框架,填充框架
这是第一步
第二部,就是拆分
当你建立起自己的框架
之后根据题目,在你的模块库里抽出相对应的模块,就想搭积木一样,按照顺序组合排列,就能呈现出一篇较为完整的答案,之前模块分得越细,你的答案要素就越完整,而且,这样做是可以脱稿答题的,也就是你真的熟练之后,看题就直接找多少关键词,多少矛盾,然后根据要去将模块排列组合
当然,这样的答案虽然足够完整,足够华丽,但是,答案是死的,对付江苏和安徽之外的省份,足够了,但遇到江苏安徽灵活多变的考察方式,不好应付
第三部,就要学会忘
面试就我自己的经历,感觉是4种状态吧
第一种是学习状态,最初级的状态
第二种是应用状态,经过培训后基本能达到的状态
第三种是归纳状态,会自己去归纳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
第四种是代入状态,代入角色,情景模拟,就题答题
前面三种叫答题,最后一种是做事,你是不是在答题,很容易听出来的
大家其实不是没有亮点,没有创新,而是状态不对,当你是在做事的时候,你才会突破机构模板的套路,思维就会开阔起来,这是我偶然发现的,我记得当时和几个小伙伴讨论题目的时候,小伙伴说我终于知道你为啥答得比别人好了,我们是在答题,而你是真的想把题目里的事做好,所以,状态很重要,换成考官角度想,你是考官,看着台下这么些考生,都是年轻人,不会可以教,没经验可以带,有理想有态度这个是教不了也带不了的,你是考官你选谁嘛,就像你女朋友来脾气了,来例假了,也许你不会关心人,也许你哄得笨拙,但是你这些都不重要,有没有心才重要,要的就是个态度嘛,人呐,都吃这一套的
上了考场,其实给你的一分半思考时间,不是让你去思考内容的,是让你思考怎么排版才更简洁,更容易让考官听着舒服的,你答出来的东西,记住一定一定不能让考官再去加工,思考时间是想这个的,答题也不是边思考边答的,答题的时候其实思考的是交流感和互动,至于内容,是交给肌肉记忆的
还有一个你和考官的博弈过程,就是你答案的排版,那些是亮点和你与众不同的思路,怎么放,有时候要放开头,直接勾起考官兴趣,有时候要放最后突然转折,画龙点睛,那些地方可以夹带私货,表现下自己又红又专,又吃苦耐劳,说的时候,是该态度明确的表明立场,还是该拐弯抹角,不着痕迹又能让考官悟出来这孩子又红又专,这些才是你上考场思考的
所以,你要有大量的积累,有熟悉的框架,并且翻来覆去练,形成你的肌肉记忆,上了考场思考的是形象,交流感,排版和博弈,上考场还想内容怎么答,那是临阵磨枪,你就已经落下乘了
最后
关于练习面试的总体思路
万物皆可分
还有,找小伙伴练面试,一定要阴阳调和,就是男女生都要有,男女思维是互补的,以我当时的经历,男生答题,一般直切主题,逻辑性强,而且能撇掉题目里的花花绕,抓住本质和重点,但是不会关注细节,而且90%的男生语音从头到尾一个调子,听得昏昏欲睡,妹子答题,交流感普遍强男生一大截,但是很可能答了一大堆,别人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甚至会觉得你偏题,很多女生都是明明没偏,但是答出来,别人听了就觉得偏,这就是布局的问题,可以去观察男生是怎么答题谋篇布局
好像跑题了,这是说申论的问题哈,后天联考了,想到了就来叮嘱一下各位小伙伴,申论大作文,你的所有论点,意义,问题,对策,都去材料里看看有没有一一对应,除了开头和结尾,其他要素材料都会给,不需要你自己编,,记得一定要紧扣题目,并和材料一一对应
后天考试,感觉还来得及,有个速成法子,就是去背一段万能开头和结尾,中间全部用自己的话抄,和材料一一对应,就ok了
前提,审题别偏
还有公文
公文真不用去记格式,记要素,我一开始也是死记硬背走弯路
做公文题
先看题
看清公文的目的,写这公文是为了干嘛,然后根据目的,去思考需要哪些要素,就是,你要思考,公文是给别人看的,如果换你来,你要怎么说,才能最好的达到你的目的,说动对方,这就是你要答的要素,然后再去材料里对应抄,公文无非再多个注意下行文对象和自己的站位
前两天帮朋友的妹妹过了下今年江苏的申论,发现现在真是越来越难考了,江苏出卷风格又变了,今年江苏b的第一题,你要想抄可不好抄,全靠理解了,你要真的对执法理解才好去归纳了,不像以前只需要找准方向,大多数情况连字都不用改就能抄,今年不给你具体方向对策了,你要不了解执法工作,连抄都没方向
所以,建议大家多去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去自己理框架吧,以后的申论可能没那么容易抄了
小伙伴上岸了,帮小伙伴辅导的时候顺便带了个妹子,妹子也上岸了,算是完美结局吧
想了想,框架就不给了,我本意只是想让大家少走弯路,找对复习方向,我要贴了框架,就像是卖课的了,反而就不可信了
而且,框架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我给了你,也不一定就适合你啊,强行顺着我的框架答题,反而是限制了自己,这不就又陷进培训班的套路答题里了,题目稍微变一下,你就会又两眼一抹黑,这个还是要自己去整理的,自己理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只有最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框架,才能运用得行云流水,这也是我辅导的那个妹子给我上的课,我小伙伴是当初和我一起整理的,所以用我的框架并不违和,但是另一个妹子,一开始她就是用我的框架,强行换思维,结果并不好,申论有点用,一到面试就会磕磕巴巴,因为他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后来我就建议她自己去整理,所以为了面试,建议大家还是自己整理
说一下我理解的备考方向吧
行测,主要两个方面,1,大量练题,对简单题要做到熟能生巧,2,了解自己,自己行测哪里好,哪里查,扬长避短,合理布局,该放弃放弃
申论,1,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好好去分析材料,一套卷子多做几遍,多想几遍,做精了,申论贵精不贵多,2,学会归纳,抽丝剥茧,找到最核心的东西,并且要归纳成自己的框架
面试,这个上面说好多了,形式,思维,逻辑,三者缺一不可
忘了说了,申论大作文,最后得升华一下,这是写作文的惯例,后面看了评论才想起来的,这个很重要的,补一下,前后呼应,顺便升华,再表个态号个召,加三个感叹号,老套路了,哈哈哈
啊还有个,面试或者申论,例子贵精不贵多,一个例子你要有本事正过来说,反过来说,倒过来说,拆开来说,还能有本事扯到任何品质精神或者热点上去,有这本事,三五例子足以应付了
怕大家不重视,解释一下,为啥让你要正过来说,反过来说,倒过来说,拆开来说才算精,因为正过来说可以当论据,申论里经常用到,反过来说可以自己编反例,面试的时候经常会临时用到现编,倒过来说叫倒叙
用到后来你会发现,就你这一个例子,啥精神你都能给他圆上去,啥题型你都能用的上去,你会发现面试真就是正说反说全靠嘴皮子
江苏面试啦,提醒下小伙伴,面试,审题很重要啊,非常非常重要,江苏的题目一般能挖好多点,千万别浮于表面
还有,一定不要漏掉题目里的信息,任何信息都要用到,还有答的时候要不断的去扣一些关键词,提醒考官你看到了,你没偏题,你答得很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