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通讯员陈龙、霍思宇)检查完毕,起飞!4月14日,国网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带电作业中心)工作人员使用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自主巡检无人机对220千伏沈虎甲乙线26号杆塔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测温。3分钟后,该基杆塔作业任务完成,全程无人工介入。
架空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户外,运行环境复杂,线路设备易产生锈蚀、磨损和发热等缺陷,在线路高负荷运行情况下,耐张线夹、引流板等部件发热问题尤其突出,如不及时消除,会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影响地区供电。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旧有的测温手段以巡线员手持测温仪检测和无人机检测为主,但上述两种方式均需人工介入,检测效率低,操作频繁,危险系数大,已不能满足输电线路精益化运维要求。
为此,该公司进一步研究拓展无人机应用范围,在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测温自动化技术,在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中植入红外测温功能,突破系统间不兼容的技术难点,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红外测温高效融合,并于今年3月末投入使用,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测温的单位。
目前,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负责运行维护的220千伏线路杆塔5407基,除国家规定禁飞区外已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巡检、测温全覆盖。截至发稿时,已累计开展无人机自主作业34次,检查杆塔936基,其中防山火专项检测703基,检测准确率100%,检测效率提升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