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

【报道】木兰花几支——中国能建西北电建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洛阳木兰沟风电建设纪实

2022-12-03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科技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木兰花几支

——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洛阳木兰沟风电建设纪实


西北电建甘肃公司   乌志文


  洛阳,古称洛邑、神都,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从洛阳出发,到达当时最西端的欧洲罗马帝国,实现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就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今年1月24日,中国能建西北电建承建的河南清洁能源洛阳木兰沟项目24台风机全部顺利并网,为洛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绿色动力。


  山道十八弯 高路入云端


  新年伊始,寒风猎猎,雪花纷飞。笔者来到地处洛阳以西约30千米的白杨镇、赵堡镇和樊村乡境内的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木兰沟风电项目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施工场景。


  据项目经理陈万言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全部风机已吊装完成,进入工程建设的冲刺阶段,争取早日通过投产验收。看到劈山而建、气势脱俗的110千伏升压站,一幅图文并茂的大型铝合金结构的风电场标识牌就已赫然入目:木兰沟风电项目属于内陆山地风电工程,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4.8万千瓦,设计安装24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升压站。风电场东西向长5800米,南北向长4500米,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间。


  山路崎岖,天风浩荡。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笔者沿着西北电力建设者开辟的蜿蜒向上的砾石铺就的山道,驱车前往位于群山之巅的风电项目现场。据技术人员介绍,木兰沟项目风电机组塔架的设计高度达到80米,相当于25层楼房的高度;安装在高80米的风电塔架顶部的3支分别长约45米的叶片具有扫风面积大、发电效率高等特点,属于目前国内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风电机组。


  会当凌绝顶 山高人为峰


  木兰沟风电项目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14摄氏度,每秒钟的平均风速超过6米,风能密度3级,年均降雨量0.5~0.7米。


  在场区道路修筑中,西北电建建设者依据风电场道路平面布置图纸,结合场区岩石地质的特性,测量确定道路的轴线和边线,在边线撒上灰线,每隔5米设置标高桩;再预测、确认土方开挖的深度;并且充分发挥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的优势,全面展开了场区道路修筑的攻坚战。在场区道路初具雏形后,他们采用小石块填塞铺设在路基的质地坚硬的片石之间的空隙,在确定小石块填满片石的间隙后,再利用挖掘机给路面铺填一层碎石,最后采用压路机将路面碾压6遍以上,保证场区道路的宽度和密实度全部满足施工机械、施工车辆和风电设备运输车辆的通行。最终,大唐河南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总长度24千米的22条坡度各异、路径不同的场区道路的修筑,为风电场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风电基坑的浇筑是风电场建设的重中之重。木兰沟项目设计的24个风电基坑,每一个口径达20米、深度为2.7米的风电基坑,就需要310吨混凝土和34吨钢筋。为保证风电基坑浇筑的有序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前往现场,实地勘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编制风电基坑浇筑方案,明确水泥﹑钢筋﹑碎石﹑沙子﹑添加剂﹑混凝土强度等原材料的检测试验标准和基坑开挖、锚栓组件安装、钢筋加工、立模、接地网敷设和基础回填等阶段的工序和工艺。直径4.3—4.6米,高3.6米,重达16吨的基础环是风电基坑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定位和平整度决定整个风电基坑浇筑的成败。无论盛夏还是严冬,技术人员跟班检查,严格控制各个作业流程,使设置就位的基础环的高度、平整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全部符合设计标准。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坎坷的山路,炙热和冰雪天气,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安全和质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在110千伏升压站建设中,西北电建建设者建立健全工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三个阶段的动态控制,全面落实三级质量责任制,使110千伏升压站综合楼、35千伏配电室﹑附属楼﹑事故油池和出线构架﹑避雷针基础和电缆敷设、二次接线、设备接地、电缆埋管、电缆防火、清水围墙、设备基础等项目的工艺和质量的合格率全部达到100%。控制柜、配电箱是110千伏升压站的重要设施。在安装控制柜、配电箱前,建设者在逐一核对控制柜、配电箱基础的预留、预埋附件和基础槽钢准确性和水平度,详细检查箱柜内部的电缆接线、元器件配备准确无误之后,采用镀锌螺栓将控制柜、配电箱与基础槽钢连接、固定,保证控制柜、配电箱的垂直度、相互之间的接缝、成列盘面的平整全部达到设计的技术标准,控制柜、配电箱内的馈线布置合理、整齐,电缆回路标识完备、清晰,箱柜基础槽钢基础接地安全、牢靠。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木兰沟项目建设中,面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复杂地质特性,西北电建建设者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策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及时排查事故隐患;设置以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为主的安全检查体系,跟踪检查重点项目,以及重要设备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证措施;定期检查、检测施工安全,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风电场建设的安全,实现了安全管理无事故的责任目标。


  该项目全面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主攻方向,安全、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他们已顺利完成110千伏升压站的建设任务和24台风电基坑的浇筑、吊装、受电、并网任务。



张北柔直:协同创新的精彩实践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作者:樊桐杰 宋森然 刘高成 郝鸣晓 刘琳 周升平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工程额定电压±500千伏,建设666公里±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新建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座换流站,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工程汇集了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多种形态能源输送方式,可满足河北张家口地区新能源送出和北京市接纳新能源电量的需要,并支撑冬奥场馆全清洁能源供电,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将起到科技引领示范作用。

  当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服务清洁低碳奥运的又一重大电力工程开工。

  2月28日,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此项工程中,共有13家设计院联合承担换流站、光纤通信和输电线路设计,其中8家来自中国能建。浙江院中标张北换流站勘察设计,中电工程西南院中标丰宁换流站勘察设计,中南院中标北京换流站勘察设计,华北院、东北院、安徽院、湖南院、江苏院中标输电线路勘察设计。此外,电规总院北京洛斯达公司中标工程航拍数字技术服务,天津电建中标北京段换流站工程第一标段建筑工程施工。

  集成最新柔性直流技术

  北京延庆,长城脚下,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北京换流站已经开工建设,这是中电工程中南院中标的第三个柔直项目。

  工程首次采用真双极、半桥MMC+直流断路器构建直流电网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将创造12项世界第一。多种新技术的使用,带来了设计上的诸多挑战,对设计人员的理论功底、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

  4座换流站中,北京换流站容量、规模最大,占地面积却最小;交直流合建,500千伏交流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配电装置在二楼,布置形式罕见。中南院各专业密切配合,在充分调研、收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手段,使换流站布置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紧凑合理。

  为解决新能源机组孤岛接入张北换流站时可能发生的功率盈余问题,浙江院设计团队考虑增加耗能装置,随即开展直流耗能装置和交流耗能装置方案比选220千伏和66千伏交流耗能装置方案比选等专题研究。共制定12个小组方案,每一个方案背后,都凝聚了全体设计人员的心血。

  作为世界首个柔直电网工程,项目主设备研发聚集了国内外一流装备制造单位,设计输入资料随时都在调整,中电工程中南院、西南院,浙江院设计团队积极主动与厂家沟通、配合,多次相互迭代,确保工程集成最新柔直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相当于在电力系统中接入一个完全可控的‘水泵’,能够精准控制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流量,弥补了常规直流输电只能控制方向的局限性。张家口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柔性直流技术自身可调节能力强,可以大规模接纳清洁电能。中南院北京换流站设总杨明说。

  湖南院承担了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导地线选型的专题研究。导线担负着传输电能的重任,结合以往设计经验,湖南院共敲定6种常规导线组合方案、5种新型导线组合方案,金属回流线选择了10种导线组合方案,通过对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等各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选型,保证线路运行安全可靠。

  全面应用全站全三维设计

  接到中标通知后,中电工程西南院迅速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凌晨4点,丰宁换流站的设计人员们还在紧张地忙碌着:时而不停敲击键盘,将理想效果逐步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时而针对技术难题激烈讨论,理顺思路打破困惑;时而各专业默契配合,协同高效推进设计进程。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是国网第一个全站全专业三维设计的换流站示范工程,所有技术方案直接基于三维设计平台,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三维设计。

  设计工具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三维设计方法并拿出成果,任务看似不可能。队员们从零开始,迎难而上,互相帮助,紧密协作。由于三维软件的特殊性、试验示范工程方案本身的不确定性,三维设计经常推翻重来。面对反复,他们不气馁、不沮丧,相互鼓励打气,我们是第一批用三维平台做方案设计的,以后可就是三维专家喽。

  这是作战能力的竞赛,也是意志作风的比拼。队员们夙兴夜寐,圆满完成了丰宁换流站全专业三维初步设计,并提出了完整、直观的丰宁换流站总装模型,初步设计成果得到业主好评。

  十八般武艺精准踏勘

  江苏院中标丰宁换流站-赤城县曹家村线路勘察设计,线路长86千米,是全线第二大包。工程地处河北北部山区,沿线海拔820-1880米,沟壑纵横,荆棘遍布,交通条件较差。

  工程地形北缓南陡,沟谷深切,地表破碎,雨裂冲沟众多;线路所经之处地形复杂,地质结构异常多变。岩土专业根据现场情况,十八般武艺悉数登场。山地塔位以槽探、山地小钻机、探井为主,辅以洛阳铲;黄土地区以探井、洛阳铲为主,辅以工程地质钻探、静探;山前平原和河漫滩地区以钻探、小钻机为主,辅以探井。全线使用电阻率与大地导电率测试,确保信息及时、详实,满足工程要求。

  勘察过程中,岩土工程部还自主研发了线路采集系统。可别小看这个APP,打开便可直接采集塔位各种地质信息,还能拍照、录音,通过网络迅速将信息上传至云端,实现前线后方及时联动互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电规总院北京洛斯达公司在大雪极寒的天气条件下见缝插针,抓住每个满足空情条件的窗口进行作业,短短2个月就高质量地完成了航拍工作。在航拍工作开展的同时,外控调绘工作组也开始进场作业,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外业控制测量方案,每一处选点都反复推敲,避免内外业判读误差。珠联璧合,最终,内业平台完成7个设计包段的平台建立工作,产品合格率达100%。

  据悉,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投产后,每年最多可为北京电网注入10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相当于北京全社会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截至目前,各线路开工图已全部交付,随着工程开工建设,一个刷新世界纪录的标志性工程再次镌刻下中国能建的名字。




EPFF2023电力行业火灾防控技术高峰论坛 联系电话:171 8013 4127(微信同号)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