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小旭
乘着国家双碳战略的东风,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并提出由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的响亮目标,截至2021年底,甘肃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89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7.08%。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自去年以来,该公司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积极稳妥扩展陇电外送规模,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孙涛表示,公司作为新能源产业链链长企业,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服务甘肃由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据介绍,公司去年通过顶层设计多管齐下,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44项落地举措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任务28项,完成西北首笔国际新能源碳资产交易,成立西北首家碳服务营业厅,自主研发智慧观碳平台,建成国网首个零碳绿色数据中心。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十四五跨省区输电工程建设,为陇电入鲁、陇电入浙、陇电入沪特高压工程提速加力带来重要战略机遇。
为积极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服务并网新能源532万千瓦。依托国家电网大平台优化新能源配置,新能源发电量44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7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00万吨,新能源利用率为96.83%,新能源发电占比为23%,居全国第3,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18.88%,居全国第9,省内就地消纳新能源2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均创历史新高,既为全省生态环境改善注入了清洁电力,也为打赢全国蓝天保卫战贡献了甘肃力量。
公司还积极推动调峰能力建设。推动27个站点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积极推进玉门昌马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通过改造将火电最小稳定运行能力由额定容量的50%降至33%,实现了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孙涛说,以一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为例,未改造前最低只能减到33万千瓦,改造后可以减到22万千瓦,增加11万千瓦新能源消纳空间。通过积极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增加调峰能力380万千瓦。
据悉,十四五期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根据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能源发展的需求,初步拟定了总投资746.8亿元规模的电网规划,较十三五增加200亿元。
孙涛表示,甘肃绿电将在全国走得更远、覆盖更广、品牌更响,进一步助力提升甘肃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据介绍,今年全省新建电网投资建设规模计划71.34亿元,在建电网工程总投资将达到183亿元,投资规模、建设任务、工程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EPFF2023电力行业火灾防控技术高峰论坛 联系电话:171 8013 412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