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西北电网2022年预计新能源投产超四千万千瓦(包括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光基地项目),总装机将超过1.8亿千瓦,成为网内第一大电源类型,西北电网将迎来史上新能源投产规模最大的一年。同时,化学储能投产将突破三百万千瓦,新型储能也迎来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国网西北分部将奋力做好新能源及储能并网调度服务工作,全力保障今年4131万千瓦新能源和308万千瓦储能安全、有序、规范并网,迈好西北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加速建设的新步伐。
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资源禀赋好、发展空间大,是国内新能源占比最高的区域电网。据统计,西北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在3亿千瓦以上,约占全国陆上风能资源的三分之一;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35%,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59%。新疆达坂城地区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我国第一批风电场。2008年,以酒泉风电基地开工建设为标志,西北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期,甘肃酒泉、新疆哈密风电基地分别是我国首个开建和建成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青海海西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群;到2020年6月新能源装机历史性突破一亿千瓦;只用了14年的时间,就已建成了八大新能源基地,实现了从一百万千瓦到一亿四千万千瓦的飞跃式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2022年西北电网并网任务重、投产时序集中、新能源消纳空间不足、涉网能力有待提升,国网西北分部多措并举,力争新能源并的上、发的出,支撑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做好并网调度服务。按照“应并尽并”原则,组织省调一起主动服务新能源和储能业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规定,规范新能源并网流程,在青海、宁夏推进储能并网运行建章立制工作,做到“有据可依”,确保有序、合规投产。
协同做好时空布局优化。调度、规划等多专业协同,结合年度消纳指标,优化各省区新增装机和储能时空布局,加快增量新能源发电能力释放,促进新能源利用率、发电量占比指标融合提升。
持续做好涉网性能提升。按照新版导则、新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要求,严把并网技术关,加快新能源抗扰、主动支撑、感知能力改造,推动其从“并网”向“组网”转变;同时积极试点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构网型新能源和储能涉网技术,尽可能避免“先投产、再改造”的发展老路。
统筹做好集中投产安排。针对四季度集中投产全年近七成新能源的情况,联合省调建立“月协调、周管控、日跟踪”机制,密切跟踪投产进度,召开启动协调会,协调解决投产相关问题。
下一步,国网西北分部在公司统一部署下,自觉肩负起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全力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助力西北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