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智电力

张维:让客户安心用电

2023-08-30分类:数智电力 / 数智电力来源:国家电网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人物简介:

张维,中共党员,江苏海安市供电公司雅周供电所台区经理,曾获评南通供电公司“艰苦奋斗青年楷模”、优秀共青团员。

◆人物心语: 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服务客户安心用电。

8月22日,江苏海安市供电公司雅周供电所台区经理张维在雅周镇钱庄村走访光伏客户时,部分客户向他反映近日发电量有所减少。当天晚上,他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后发现,光伏板积灰是影响光伏发电设备健康运行的常见因素之一,便计划研发一款基于雨水回收利用的太阳能板自清洁装置。在工作中,张维勤于思考,着眼实际需要,以技术创新来提高供电服务质效。

作为一名面向农村客户的台区经理,张维负责供区内456台配电变压器的运维和1316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工作。工作5年来,他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检查台区所带线路及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为客户提供各类用电服务。

研发装置提高故障电缆抢修效率

2018年,张维入职海安市供电公司,成了雅周供电所的一名台区经理。为了尽快具备独立开展线路维护、服务用电客户的能力,张维每天跟着所里的老师傅走村串户,学习表计安装、用电设备维护等实操技能。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当天走访检查时遇到的设备隐患和客户用电等方面问题。下班后,他会再将这些问题拿出来重新梳理,琢磨消除设备隐患的方法,深入分析客户用电需求,逐步提升业务能力。

2020年7月中旬,雅周1组台区配电变压器电缆相间短路导致周围几十户村民的用电受到了影响。检修人员需要为变压器紧急更换电缆。电缆很重且线径较粗,搬运和手工切割流程耽误了不少时间。

这次故障处理完成之后,张维参考了端子机导线端部剥皮机构和电连接线切断两头剥皮机的工作原理,用9个月时间研制出了“一种线缆处理机构”。该机构由输线机构、剥线机构、剪线机构等部分组成,适用于处理不同线径尺寸的线缆,可辅助作业人员在5分钟内迅速完成电缆的切割,提高电缆故障的抢修效率。目前,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1年,张维牵头成立海安市供电公司创新攻关小组。小组吸纳了一批有想法、想创新的员工。电力电杆立杆用挖土装置、电力箱柜异常状态监测管控系统、电力电杆的多功能处理装置……创新攻关小组研发了一批优秀的创新成果。其中,电力箱柜异常状态监测管控系统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赛“专业级”奖项,并被应用于海安市453个供电台区,使该公司供区内平均每个台区每年减少故障88次,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精细预估用电数据服务智慧农业

雅周镇是海安市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全电养鸡、智慧养蚕等产业发展迅速,各项农业产品项目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雅周镇的蚕种场、粮食烘干基地、现代化种植大棚、家庭农场等,都是张维的服务对象。

海安市是全国闻名的“茧丝绸之乡”,其中近九成的蚕种产自雅周镇东娄村。东娄村村民孙慧斌的蚕种场有桑田800多亩。2022年,为了增加收益,他计划引进智慧养殖大棚,将蚕种的饲养方式从两季饲养改为三季饲养。由于担心成本过高,他提前找到了张维,希望张维能帮忙提前测算一下电费。根据智慧养殖大棚厂家提供的设备参数和大棚占地面积,张维建模分析大棚能耗,模拟了智慧养殖大棚投运后的用电情况,还综合考虑了寒潮、台风等突发性恶劣天气以及客户临时改变用电习惯等因素,为孙慧斌估算出了智慧养殖大棚的用电情况。看到预估用电数据,孙慧斌下定决心引进智慧养殖大棚。经过一年的试验,孙慧斌的蚕种场成功培育出了三季蚕,蚕种销售额达147万元。智慧养殖大棚的月度实际电费和张维提供的预估数据误差不到3%。

为了帮助蚕种场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张维还指导孙慧斌在智慧养殖大棚内安装温湿度监控设备,搭建蚕种产量智慧决策平台。此后,张维定期为蚕种场提供“供电+能效”延伸服务,依托“网上国网”APP的“能效账单”功能,对蚕种场用能情况开展精准“画像”,形成具体的能效诊断报告,帮助客户分析能效指标,在容量变更、计量计费等方面做好跟进服务,降低用能成本。

5年来,张维为供区内2000多户低压客户提供了业扩报装、光伏发电等用电指导,并为58户农业用电客户提供了“供电+能效”延伸服务,助力当地智慧农业发展。

带动青年员工开展创新攻关

2022年,海安市供电公司成立海电青年创新工作室,并开设青年夜校。作为该公司青年创新骨干,张维被聘为夜校的培训师。他结合输电运检、变电运维、继电保护等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和自己的创新研发经历,为该公司112名青年员工授课。张维还带领工作室的10名青年员工开展了施工电缆直埋辅助敷设装置、铜铝过渡接头处理机构等创新成果的研发。

“我们能不能设计一款装置,站在地面就能把杆号牌挂到电杆上?”2022年5月,在海电青年创新工作室组织的一次交流讨论会中,张维抛出了一个思路。工作室有6名青年员工报名着手研究该课题。在张维的指导下,他们参考自拍杆的原理,反复优化设计方案并开展试验,研制出了一款由伸缩杆、夹持装置和收紧装置组成的电杆杆号牌悬挂装置。目前,该装置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获得了海安市职工“十佳‘五小’”创新奖。

创新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每当遇到问题时,张维都会带着身边的同事共同思考,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作为海电青年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张维共牵头研发了8项创新成果,其中2项成果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成果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