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察尔汗盐湖,大大小小的盐卤池宛如颗颗翡翠,连接成湖。湖水里蕴藏着丰富的钾、钠、镁、锂等矿产。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钾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2月28日,在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经过筛选、浓缩、浮选、结晶等流程后,液态卤水变为雪白的钾肥,经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用于春耕生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牢记总书记嘱托,近年来,青海盐湖工业以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盐湖资源开发利用逐步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盐类产品从单一的氯化钾拓展到20多种。
青海是我国主要的钾肥生产基地。“生产钾肥所需的卤水主要通过溶解固体钾取得,要经过沉淀、分离、过滤等多道复杂工序。生产时一旦停电会大大影响钾肥净化的指标,而这指标也决定着钾肥的质量。”藏格钾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陈小庆介绍。
钾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可靠的用电保障。从1989年青海钾肥厂一期项目建成试生产,到2022年青海盐湖钾肥产能突破500万吨,青海电网不断建设发展。“十三五”期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察尔汗盐湖投资建设了330千伏盐湖变电站、110千伏察尔汗变电站和35千伏达布逊变电站。这3座变电站加上原有的35千伏湖区变电站,保障了盐湖产业发展用电。
同时,国网青海电力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效,服务盐湖产业项目早投快上。2022年6月,青海盐湖三元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十万吨精制氯化钾的热熔车间干燥包装(供)配电系统改造,海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马永仁第一时间带领专业团队主动对接,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勘查用电现场,制订供电方案。在供电公司全过程跟踪、协调下,为服务项目上马量身定制的供电方案迅速通过,为新系统投运抢出时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月17日,在格尔木盐湖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内,该公司三期通行充电站项目正抓紧建设。2022年青海“绿电5周”活动期间,国网青海电力推动完成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共建成8台160千瓦双枪充电桩及附属设施,助力24辆燃油通勤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打造了柴达木盆地绿色出行新标杆。
“三期项目建成后将有30辆燃油通勤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我们的目标是‘十四五’末将120辆燃油通勤车全部换成新能源汽车。届时,我们将实现月均替代燃油8.85万升,消纳绿电19.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3.5吨。”格尔木盐湖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夏致鸿说。
国网青海电力坚持统筹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为青海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让绿色低碳消费逐渐成为新风尚。该公司紧抓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柴达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