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智电力

关于配电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2019-05-17分类:数智电力 / 数智电力来源:网络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配电自动化包含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其中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结介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认识

  配电自动化包含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其中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结介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测量和运行控制。馈电线自动化主要是用来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

  2.配电网GIS系统的功能分析

  配电网GIS系统的功能有数据预处理功能、图形操作与制图输出、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功能、信息查询功能。其中数据预处理功能包括图形数据的录入、转换和编辑;属性数据的录入、转换和编辑;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挂接互访;与配电网SCADA系统的实时数据接口及图形转换。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功能包含网络实时分析、图表分析、网络模拟分析。信息查询功能可以提供条件查询、空间查询。

  3.通信方式的选择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系统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环节,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站端设备数量非常多,会大大增加通信系统的建设复杂性,因此在选择通信方式时,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层集结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方式,如无线、光纤、载波等,减少通道数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速信道的能力。

  (1)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一次性建设投资大,架设比较困难,一旦发生故障,修复工艺要求高,维护费用高。经过复用和复接的主干线光纤通信系统的单位通道和架设费用较低。通常需要几百芯的电缆才能在主干线上传输10×108Bit/s的容量,而采用光纤通信时,只需要1根光纤便可。对于配电通信系统的分支通道,通信速率通常要求很低,不便于复接和复用,这时光纤通信系统便失去其经济优势,因此光纤通信主要适用于主站与子站之间,及中心城区的重要负荷区域。

  (2)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信息调制为高频信号,并通过耦合器耦合至输电线路,利用输电线路作为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耦合器将载波从强电电流中分离出来,然后解调出信息并传送到计算机或其它终端上,以实现信息传输。

  (3)全球移动通信

  GPRS是通过在现有GSM网络中增加GGSN和SGSN来实现的,是GSM网络的演变形式,是在演变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高速数据服务业务,将移动通信技术与IP技术有机结合,组成了移动IP网络。

  4.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的配电自动化将朝着简易化、实用化、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供电企业在进行配电管理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准确分析这五种模式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模式。

  (1)简易型

  简易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就地检测和控制技术的一种系统。它采用故障指示器来获取配电线路上的故障信息,由人工现场巡视线路上的指示器翻转变色来判断故障。

  (2)实用型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多种通信手段,以两遥为主,并对部分具备条件的一次设备可实行单店遥控的实时监控系统。

  (3)标准型

  标准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在实用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主站控制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它对通信系统要求较高,一般需要采用可靠、高效的通信手段(如光纤),配电一次网架应该比较完善且相关的配电设备具备电动操作机构和受控功能。

  (4)集成型

  集成型是在标准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交换总线或综合数据平台技术将企业里各个子配电相关的系统实现互连,最大可能地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全面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同时也为供电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辅助决策而服务。

  (5)智能型

  智能型是在标准型或集成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上,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微网以及储能装置等设备的接入功能,实现智能自愈的馈线自动化功能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功能,并具有与输电网的协同调度功能,以及多能源互补的智能能量管理分析软件功能。

(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