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江苏镇江 超大容量柔性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1月21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发《江苏镇江:超大容量柔性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报道指出,近日,在江苏镇江,一座3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经过两年五期建设,全面并入国家电网。该项目利用当地企业21万平方米的厂房柔性屋顶资源,年均发电量可达2767万千瓦时。项目运营期25年,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7万吨。
▊央视:江苏淮安 保障高速公路电动车出行
1月21日,央视今日环球栏目播发《江苏淮安 保障高速公路电动车出行》。报道指出,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各地迎来节前客流高峰,随着新能源车的热销,返乡人员自驾电动车逐渐增多。为保障高速路上充电可靠,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增加了高速服务区和周边充电桩的巡检运维频次,为电动汽车车主绿色低碳出行保驾护航。
▊央视:江苏淮安 多年除夕夜值守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1月25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播发《江苏淮安:多年除夕夜值守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报道指出,淮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一班班长朱从刚连续32年坚守除夕夜保电岗位,带领班组精心运维34座变电站,实时监控各个站点设备的运行情况情况,守护着万家灯火。
▊央视:春节值守 只为点亮万家灯火
1月25日,央视今日环球栏目播发《春节值守 只为点亮万家灯火》。报道指出,新春佳节,阖家团圆欢乐时,为了让千家万户过上一个温暖亮堂的团圆年,江苏电力员工汤奕东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全力值守运行中心,尽职尽责守护万家灯火,保障千家万户过上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
▊央视:在岗位 春节用电增长明显 各地多措并举保供电
1月26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发《在岗位 春节用电增长明显 各地多措并举保供电》。报道指出,国网江苏电力积极通过加强电力驿站值守力量、节日应急抢修力量、共产党员服务队组织力量,人工智能指挥机器人、远程巡检机器人等科技力量,为各地居民、企业、社会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服务,多措并举保障春节供电,全力保障用户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央视:江苏泰州 恶劣天气致停电 寒夜紧急抢险
1月25日,央视今日环球栏目播发《江苏泰州:恶劣天气致停电 寒夜紧急抢险》。报道指出,江苏泰州遭遇寒潮恶劣天气,泰州35千伏陆双线故障跳闸。故障发生后,当地连夜紧急组织应急抢修队伍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安排抢修队伍进行现场抢修,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完成现场抢修工作,成功恢复送电。
▊央视:返程高峰出现 高速服务区加派力量保需求
1月2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发《返程高峰出现 高速服务区加派力量保需求》。报道指出江苏出现返程高峰,江苏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是去年的2.5倍,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投放13辆移动充电车,保障新能源车主充电出行。
▊新华社:江苏南通 坚守大年夜 保障春节安全用电
1月22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南通:坚守大年夜 保障春节安全用电》。报道指出,除夕夜,南通供电公司如城供电所接到了城西小区杨先生的报修电话,第一时间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并迅速完成抢修,保障老百姓春节期间可靠用电。
▊新华社:江苏徐州 春节保供电 安心过新年
1月23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徐州:春节保供电 安心过新年》。报道指出,春节期间,各地多措并举力保群众安心过年。江苏徐州公司运用科技化手段和创新服务形式,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等手段,对输电线路开展特巡,保障电力动脉的安全运行。此外,徐州公司党员服务队依托“真旺号”服务车,上门为村民检查线路、排查隐患,全力保障老百姓春节用电无忧。
▊新华社:江苏镇江 电力大数据温暖返乡人
1月20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镇江:电力大数据温暖返乡人》。报道指出,临近春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持续增加,加之寒潮来袭,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在江苏省镇江市,为保证返乡人员用电安全稳定,当地供电部门提前利用电力大数据筛选“零电量”客户开展走访,同时通过“电力+乡村”双网格化服务,精准掌握返乡人员用电需求,确保返乡人员春节期间用电无忧。
▊新华社:江苏宿迁 调配移动储能充电车 服务高速出行
1月23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宿迁:调配移动储能充电车 服务高速出行》。报道指出,春节前后,高速上新能源车出行数量大幅增加,车主的长途充电需求也随之提升。服务车主春节期间高速出行,江苏宿迁电力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电动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
▊新华社:江苏常州 “指哪打哪” 沉浸式巡视机器人迎战寒潮天气
1月23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常州:“指哪打哪” 沉浸式巡视机器人迎战寒潮天气》。报道指出,春节假期,江苏遭遇寒潮天气,给电网设备正常运行带来考验。江苏常州供公司变电运维人员运用最新“黑科技”——沉浸式巡视机器人,在值班室就能实时自由、灵活操控机器人,“指哪打哪”开展沉浸式电力设施巡视,保障寒潮天气下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新华社:江苏宿迁 “小水饺”成就“大产业”
1月24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宿迁:“小水饺”成就“大产业”》。报道指出,水饺产业是江苏宿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后起之秀”。春节期间,当地水饺加工企业瞄准自动化、全电化的生产方向加快生产效率。江苏宿迁公司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优质服务政策,助力餐桌上的“小水饺”成就富民“大产业”。
▊新华社:江苏常州 无人机“上岗” 护航春节假期用电无忧
1月24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常州:无人机“上岗” 护航春节假期用电无忧》。报道指出,春节期间,在新建的江苏常州北港无人机自主巡检示范区,一台台无人机“上岗”,按照预设路径自主巡检60多公里配电线路,大幅提升巡检效率,助力保障春节度冬关键期用电安全可靠。
▊新华社:江苏无锡 首批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1月27日,新华社播发视频通稿《江苏无锡 首批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报道指出,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推出当地首批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该充电机器人可在高速服务区等区域线上接收充电指令后,自主灵活移动至目标位置,助力实现从“车找电”到“电找车”的转变。
上一篇:户外移动的智能充电机器人来了!
下一篇:国家电投积极应对四川泸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