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电科院研发的螺旋锚绿色基础成功用于青海省海西战斗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中国电科院工程所承担了高密实碎石土地质条件下螺旋锚基础的施工工艺、力学实验和设计参数研究,针对高密实地质条件首次提出“引孔旋拧”的螺旋锚施工方式,并完善了螺旋锚基础在不同土质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参数取值。
本次在戈壁密实碎石土地区的试验和工程试点的成功表明了螺旋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至此,中国电科院完成了螺旋锚基础从淤泥质黏土到密实碎石土、低海拔到高海拔各种地质情况的应用研究。
螺旋锚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全钢制基础,在钢管上焊接数个螺旋形的锚片,施工时像螺丝钉一样拧入大地,具有较好的抗拔、抗压和抗倾覆承载能力,与常规杆塔基础相比,螺旋锚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机械化程度高、对水土资源影响较小的优点,通过机械化施工可以显著降低人工和缩短工期,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螺旋锚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基础,可显著降低输电线路基础全寿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与同级别同承载力的灌注桩基础和掏挖基础相比,其综合碳排放量可减少50%。
中国电科院通过多次试验验证了螺旋锚施工工艺和可行性,增加了低碳型、环保型基础的应用前景,为螺旋锚在未来高电压、特高压等重大工程基础的应用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