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8时,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高压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干喆渊、刘兴发和陈玉龙来到了国家电网公司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的超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试验平台建设场地。这里海拔有4300米。当天,他们要开展特高压电晕笼加压试验。
今年9月正式开工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位于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承担了超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试验平台建设等任务。“在低气压、强紫外线辐射和强湿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与平原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机理更加复杂,电晕效应预测更加困难。”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党委书记万保权介绍,“因此需要建造超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试验平台,通过真型试验准确预测海拔超过4000米的特高压线路电晕效应,厘清高海拔环境对线路电晕效应的影响机制,从而为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建设的导线选型、线路设计和线路结构布置提供更加合理的技术方案。”
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是目前公司海拔最高、电压等级最高的试验基地。前期,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安排人员到该基地开展超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试验平台建设的土建等前期工作。9月底,该研究所党委派出党员服务队队员和技术骨干前往该基地,开展特高压电晕笼加压试验,支援平台建设。大家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戴着氧气面罩开展试验物资检查、变压器电抗器设备调试、电晕笼笼体建造与调试、淋雨设施搭建与测试、电线电缆装配等工作。每天的工作完成后,他们还要梳理第二天工作所需的物资,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
11月17日9时,党员服务队队员做好了加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准备加压!”刘兴发握着紫外成像仪,仔细观测导线表面放电情况。
操作台前,陈玉龙按照刘兴发的指令对电晕笼加压。随着电晕笼电压从0千伏逐步升高至535千伏,刘兴发通过紫外成像仪观察到导线表面光子数从无到有,逐渐增多至数十万个。这意味着超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试验平台带电成功,各系统运转正常。
干喆渊接过刘兴发手上的紫外成像仪,再次确认导线表面放电情况。“特高压电晕笼加压成功,可以进行试验!”大家欢呼。17时许,特高压电晕笼加压试验顺利结束。
后续,党员服务队队员们还将对软母线、跳线、金具、套管等开展一系列试验,为川渝特高压工程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CPEM推荐为您带来电力行业资讯信息!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拥有多年能源电力行业媒体服务经验,为电力,电力运维,电力设备,智能发电,风电光伏,智慧用电,智能电力,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为您提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