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发电

甘肃电力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2024年发电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82.96%

2025-04-23分类:智能发电 / 智能发电来源:中国电力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创新突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多品种交易协同发展,甘肃电力市场化规模、新能源参与范围及市场电量占比位居全国前列,书写了能源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市场体系全面升级

2024年9月5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成为国内第4家、国家电网系统第3家转入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甘肃电力市场迈向成熟运营阶段,为全国新能源高占比地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甘肃电力市场已形成“省间+省内”全覆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全体系协同的完整架构。

中长期市场实现年、月、日(D+3日滚动)连续运营,2024年省内中长期交易电量达1027.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其中D+3日滚动交易成交185.17万笔、电量216.58亿千瓦时,高频次交易支撑市场主体灵活调整供需曲线。

现货市场发用两侧同台竞价的日前、实时集中式双边市场,以价格信号精准反映新能源波动与电力供需余缺,全年新能源消纳效率显著提升。辅助服务市场通过调峰容量、调频服务等市场化机制,引导火电灵活性改造,新型储能、用户侧调节负荷协同发力,2024年,全年调峰容量收益6021.16万元,调频里程贡献达1961万兆瓦。

市场运行成效显著

3月26日,陇电入鲁直流调试交易组织顺利完成。该交易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次面向配套电源组织开展直流调试送电,电量达0.76亿千瓦时,其中配套火电0.46亿千瓦时,配套新能源0.3亿千瓦时。此次调试交易的成功组织,标志着陇电入鲁直流正式进入送电阶段,甘肃直流外送迈上新台阶。2024年,甘肃发电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82.96%,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4.86%,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64%。用电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65.08%,工商业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电价下降,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依托祁韶直流、青豫直流等输电通道,2024年甘肃外送电量5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8%,覆盖全国26个省份。绿电外送实现新突破,省间绿电交易量达1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2024年,甘肃绿电交易量22.2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2.75%;2024年绿证成交2274.5万张,同比增长19.73倍。绿电绿证交易实现新能源绿电的环境价值变现,有力促进了甘肃新能源良性发展。

市场生态持续完善

据悉,自2021年5月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以来,截至2025年3月底共披露市场信息33.01亿条,市场信息覆盖申报、出清、结算全环节,涉及调度、交易、发电、售电、用电等全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可通过“96点数据”实时掌握供需动态,高透明度助力市场公平高效运营。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建立“统一平台、协同运行”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总体架构,建立统一模型中心、数据中心、用户中心,围绕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多市场联合运营,省间省内市场协同融合,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等要求,构筑符合甘肃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支撑电力市场稳步演进。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将锚定“双碳”目标,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扩大绿电交易规模,探索绿证与碳市场衔接机制,提升省内企业绿电消费比例,推动绿电交易占比提升。同时,强化区域协同,依托“陇电外送”通道,扩大外送规模,打造西北新能源外送品牌,服务全国能源低碳转型。加强培育新兴业态,推动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入市,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