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的宋家梁子村光伏电站里,792块蓝色光伏板在日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管护员宋发翠拿着工具细致擦拭板体。如今,这些光伏板不仅能带来“阳光收益”,还能带来碳减排收益。
近年来,光伏扶贫电站成为扎根鄂西山区的绿色财富引擎。2016~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长阳、秭归等区域共捐建了6座集中式电站与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日前,湖北首个针对光伏扶贫项目“量身定制”的碳普惠方法学《恩施州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顺利通过评审。“该方法学明确了适用主体、申报方式、收益分配及减排量核算方法等内容,为科学核算光伏扶贫电站碳减排量、推动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变现、建立扶贫资产长效增收机制提供关键支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碳业务技术骨干杨青瑞介绍,该方法学从计入期和温室气体排放源计算,到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数据来源及监测等指标均作出了明确规范,让分散式光伏扶贫项目产生的绿色价值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增加电站额外收益。
以宋家梁子村光伏电站为例,自2017年投运以来,该电站每年可发电超22万千瓦时。“按当前碳普惠市场行情,该光伏电站在每年减少超100吨碳排量的同时,还能额外增加2000余元收入。”宋发翠说。
下一步,湖北电力将加快推动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方法学的发布与减排量开发,并推动光伏扶贫项目碳普惠场景与其他电力碳普惠场景协同发力,为湖北省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央视报道:光伏自律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