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力发电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有力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十年百变》推出
《十年中国风 破解双碳题》
用丰富的融创手段
讲述领先世界的中国风力发电事业
快来跟学部君一起看看吧!
1
风力发电: 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看中国风力发电事业蓬勃发展!
从西北到东南,风力发电在中国遍地开花。新疆布尔津县的茫茫草原,阿勒泰地区风电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2022年年底并网发电后,每年将发电约3.3亿度,减少碳排放27万多吨,减少煤使用量约10万吨。
两千九百公里外的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厂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发明——风力,正在与内蒙古辽阔国土上的气候条件相结合,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 风力发电在中国遍地开花
东南沿海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的风力发电厂,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商业化运行最成熟的上海电气7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有序运行,风车每转一圈可发11度电,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量,风车转十圈的发电量,可供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北京开到上海。
十年间,我国的风力发电步入了快车道,发电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其中,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风电发电量达6526亿千瓦时,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6.9%。
▲ 中国风力发电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具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在绿色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 风力发电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2
精心编创:中国风背后的创作故事
你知道风车转一圈,可以产生多少电吗?
上海的风力发电机每转一圈可发11度电,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量,风车转十圈的发电量,可供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北京开到上海。
▲ 直观感受风车转十圈的发电量
短片通过两个有意思的比较说明,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风力发电的产能效益。讲述好大国重器的中国故事,在保持严谨风格、保证内容准确性的同时,创新性地将选题内容与视觉呈现形象化、生活化,是本部短片的亮点所在,也是编创成员的匠心独运。
学部熊
讲好中国风的故事,需要有风电能源的知识储备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你在策划撰稿时做了哪些功课呢?
刘芸麟 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全媒体摄制)
在撰稿前,我检索了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对风力发电的报道,寻找选题的切入点。在撰稿时,我从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中收集有关风力发电的数据,比如不同时期的装机容量和供电总量,并进行数据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涉及专业数据的表述时,除了借鉴已有新闻报道的严谨表述外,我还会将风力发电领域里一些专业数据(比如年供电量)与生活中最日常的现象(比如家庭用电)来进行转换对比,从而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风电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 直观感受风车转一圈的发电量
学部熊
可以介绍下本部短片的编创思路吗?
史思博懿 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全媒体摄制)
我们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祖国各地的风电事业成就与产能效益,而不仅仅是罗列宏观数据。在视效编创时,考虑到单纯罗列风力发电的专业数据会很‘枯燥’、影响观感,于是我选择将实拍元素(比如某地的风车实拍素材)和动画元素相结合,以此增强画面的动态表现力。比如在呈现风车的产能时,我制作了风车、新能源汽车、道路街景、天安门和东方明珠等动画元素,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呈现了‘从北京到上海’这一过程。而且图形动画的优势在于简洁直观,观众更容易接收我们要表达的信息内容。
▲ 滑动查看编创过程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看中国风力发电事业领先世界!
从2022年9月开始,《十年百变》先后推出大国重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科技兴国等系列主题。系列片以十年为时间跨度,以发展变化为叙事线索,契合媒体融合传播环境和新的国际传播格局,将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横截面和小故事作为时代的缩影,由点及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系列片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在中国新闻网中英文官网、客户端、微博、视频号、公众号、海外社交平台等同步上线。
风力发电助力中国绿色转型
师生共创打造优质融媒作品
《十年百变》用融视频方式
讲述中国的绿色发展故事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期待中国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猜你喜欢
资料来源/《十年百变》编创团队
供 图/电视学院实践创新团队
编 辑/刘梦青 卫睿杰
主 编/韩 飞 杨丽萍
监 制/丰 瑞